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弄死李钦凑后的当夜,颜杲卿就得到消息,与李钦凑一起镇守井陉口的高邈已经从幽州回来。

并且离藁城驿站已经很近了。

他立刻命令冯虔、翟万德与崔安石带人去埋伏。

第二日一大早,高邈的几个骑兵先抵达藁城驿站,早已埋伏好的崔安石立刻动手,处理掉了那些骑兵。

上午的时候,高邈到了驿站,他并不知情。

崔安石对高邈说道:“颜太守已经备好美酒,在旅栈等您。”

高邈到现在,没有丝毫怀疑,便跟着崔安石便去了真定。

等到门口的时候,崔安石命人将高邈抓了起来。

高邈还一脸懵逼:“你可知我是谁!”

“当然知道!”说话的却不是崔安石,而是大步走出来的颜杲卿。

“颜杲卿!你这是何意?”

“诛灭反贼!”

“你!”

“斩了!”颜杲卿大手一挥,立刻上来几个刀斧手。

“颜杲卿,你要谋反吗!”

“谋反的是你们!”

“颜杲卿!陛下对你不薄,你竟……”

高邈话音未落,人头已经落地。

颜杲卿掷地有声地说道:“把高邈和李钦凑的人头传首各州郡,告知四方,就说叛贼天诛地灭!”

“是!”

四月二十四日傍晚,一条紧急消息从河北快速南下。

此时安禄山刚刚布局完新的战线,洛阳正在紧急调兵,准备将长江中游和下游全部抓到手里。

但他并不知道河北后方已经拉出了两道战线。

并且在四月二十五日这一天,安禄山接到了另一条不好的消息,中原有好几条补给线被唐军攻击了。

这让安禄山更加恼火,管城和雍丘被围得水泄不通,哪里还有唐军?

安禄山瞬间感觉自己在中原一带也要成瞎子了。

虽说粮道并没有完全受到影响,可是安禄山却警觉起来。

他再一次催促人从河北走水道运粮到洛阳。

可是在四月二十六日这天的傍晚,他又收到了一条消息,从北运河进入黄河之后的运粮船,也遭到了突袭,几乎损失了一半的粮食。

这下他知道,在黄河之上,竟然还有一支唐军。

能打水仗的,就只有江东兵马了。

“立刻去告诉史思明!让他一个月之内攻破扬州,将建宁郡王押送到洛阳,朕要将他碎尸万段!”

大殿内传来安禄山愤怒的声音。

但现实又给了安禄山一巴掌,他愤怒早了。

这话刚说完,就传来了十万火急的战报。

“陛下!大事不好!”严庄急忙进来,“常山太守颜杲卿杀了李钦凑和高邈,传首诸州郡,现在河北诸郡恐怕要反我们了!”

“什么!”

安禄山急得跳了起来。

那样子,就像一坨巨大的肉球弹起来了一样。

“颜杲卿!朕对你不薄!你为何要反朕!”

“陛下,江东先别去了,当立刻让史思明北上河北啊!”

安禄山气得脸都成了猪肝色。

建宁郡王!

朕让你再多活几日!

“传令史思明,让他立刻北上常山,把颜杲卿给朕抓到洛阳!”

“是!”

“还有,清河战况到底如何,为何一直没有听你提起?”

“张通晤已经围困清河一个多月。”

“为何攻不下来?”

严庄说道:“清河一支在反抗,给张通晤的兵马并非精锐,他已经困住清河,周边郡县不敢有所造次,清河投降是时间问题。”

严庄的这个判断按照正常人的逻辑,完全正确。

清河又没有精锐,虽然城中粮多,但是我大燕兵马已经横扫河北、河南,你清河县里的人吓都得吓个半死了吧?

可是清河县令不是个按正常人逻辑能推断的人。

哲学中讲究的是特殊和普遍,说普罗大众都有普遍的共性。

例如害怕,例如怕死。

可是也有特殊的存在,有人就是不怕死,脾气硬。

安禄山听了这话,心中还是有些担忧。

严庄补充道:“待史思明攻破常山,可回兵灭清河,威慑河北各郡!”

“如此甚好,你传话给史思明,让他速战速决!”

“是!”

四月二十六日傍晚的夕阳落满了潼关城。

杜乾运正来回走动。

不多时,李倓在武意的搀扶下来了。

杜乾运连忙说道:“下官兵部侍郎杜乾运,参见大王。”

“不必多礼,杜侍郎来潼关见本王,不知何事?”

“是奉命而来,这是圣人的手谕。”杜乾运呈递过去,继续说道,“圣人和宰相都体恤大王辛劳,希望大王立刻启程回长安。”

李倓看了看这圣谕,很恭敬地说道:“多谢圣人和宰相的挂念,你且先回去,小王收拾一番便启程。”

“大王今日可否与下官一同启程?”

李倓咳嗽两声说道:“不瞒杜侍郎,小王在打叛军之时受了重伤,还要休息两日。”

杜乾运犹豫了一下,也不敢催得太紧,毕竟这里有建宁郡王的兵。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