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每天饮酒赏乐,我成了千古一帝 > 第342章 史思明对战张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什么,建宁郡王从江东调运粮食过来了?”房琯闻言大吃一惊,“调运了多少?”

“传闻至少调运了五十万石以上。”韦见素叹了口气,脸上的表情很复杂,有喜也有忧,“而且今年可以调运数百万石过来。”

“莫非走的汉水?”

“只能是南方的漕运了。”

“南方的漕运极其狭隘,而且江东哪里来的那么多粮食?”韦见素疑惑起来。

江东也就扬州能拿得出手,排第二的是常州。

一定要说产粮,宣州的产粮不低,可是宣州人口稠密,对粮食的需求极大。

江东那些人自己都勉强吃几口饭,怎么可能还会乖乖配合往长安调运粮食?

“韦侍郎难道忘记建宁郡王这几年在江东推行他的新政了?”

这下韦见素的脸色有些难看起来。

“不是说他的新政并无成效么?”韦见素皱起了眉头,用疑惑的眼神看着房琯,“而且他得罪了那些江东大族,他们怎会如此配合,帮他筹集、调运粮食?”

房琯苦笑两声,表示我也想不通。

“确认这件事是真的吗,还是建宁郡王的缓兵之计,想以此欺骗我们?”

“扶风县已经开始往渭河的渡口搬运粮食,数日之后便会到长安。”

两人沉默下来,过了好一会儿,房琯才叹了口气,说道:“禁卫军被他掌握了,现在京畿的粮食来源也在他手里,我们拿什么跟他斗?”

“话不能这么说,他就算再厉害,也只是殿下之子,而且还不是长子,这个时候他不敢乱来,一旦他有僭越之举,便如同安禄山一般,是反贼,天下臣民都不会服,京畿乱了,地方上也就乱了,安禄山随时可能轻松扩大战线,最后谁都不好过,建宁郡王是聪明人。”

韦见素这政治眼界,显然比房琯高了好几层。

这也是为什么李倓一直不愿意动李隆基和李亨的原因。

如果京畿发生混乱,引起地方上部分人不服,他们就有理由投靠安禄山了。

这不是给前线正在拼死抵抗叛军的颜真卿、张巡、王忠嗣他们添乱吗?

政治和军事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

政治更不是简单的我手里有兵就有了一切。

政治强人手里确实有兵,但他之所以成为政治强人,不仅仅是他手里有兵。

“接下来我们怎么做?”房琯明显着急起来,“如果我们再不采取行动,只会越来越被动。”

“陈玄礼在上次出京师之前就表态了,禁卫军也不在圣人手里,现在只需要我等上奏疏即可。”

“好,我明日便上奏疏,请求圣人禅让。”房琯心一横,言之凿凿地说道,“此事关乎到天下安危,我等绝不可能坐视不理,太子殿下必须尽快御极,才能号令四方,对抗叛军。”

天宝十载,五月十六日,长安局势一切稳定,第一批从江东出发的粮食抵达关中。

也是在这一天,在雍丘的尹子琦决定分兵去攻打睢阳。

令狐潮对尹子琦是这么说的:“我们攻打雍丘一个多月,雍丘负隅顽抗是因为颜真卿认为睢阳随时会来支援他们,如果我们将睢阳拿下,雍丘必然士气低迷,不战而降。”

尹子琦再一次相信了令狐潮的话,于是分拨一万大军前往睢阳攻打许远部。

尹子琦不知道,选择攻打雍丘是他噩梦的开始,而选择分兵攻打睢阳,是他噩梦叠加的开始。

如果说能元皓在管城遇到了一块硬骨头,尹子琦现在则是遇到了两块硬骨头。

当然,这两个人还不能算本年度最惨。

最惨的那位在河北。

史思明自洛阳提兵北上,一路势如破竹,河北各郡再一次感受到了叛军的强大,纷纷投降。

但局势陡变,张巡在清河击败张通晤后,郭子仪以极短时间收复云中,影响到了史思明原来的战术。

五月十七日,史思明抵达清河。

一时间,清河各县陷入极大的恐慌中。

据说史思明的军队在清河郡的官道上铺开,可以延伸到无限远。

史思明的军队先抵达清河郡经城县,经城县只抵抗了半日,便被攻陷。

傍晚的时候,军报传到清河县,上下震惊。

五月十八日一大早,夏日清晨的平原被白雾笼罩着。

不多时,密集的脚步声唤醒了大地。

清河县城头正在吃饼的守军被前面的声音吸引,纷纷站起来眺望过去。

只见那朦胧的晨雾中,逐渐浮现出了一大片黑色的轮廓,那些脚步声也越来越清晰。

斥侯骑着马,飞奔而回,大声道:“敌军来了!敌军来了!”

不多时,清河城头响起了号角声。

清河城内所有人都听到了这样的声音,街头的人不约而同朝城头方向望去。

还在屋里睡觉的人,也被惊醒,连忙飞奔到外面。

“敌军来了!”

有才不到十岁的孩童用稚嫩的声音喊道。

“敌军来了!敌军来了!”

一队队骑兵从街头快速越过,居民们赶紧让出一条道。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