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祖王爷 > 第73章 传国玉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刘深被砍头的前一刻,伯颜大营内,阿塔海、唆都、忙古歹、孟祺、吕文焕、程鹏飞,以及伯颜三大主力精骑之一的万户忽剌出等人,正聚集在伯颜处议事。

昨日阇里帖木儿的战报让伯颜沉思,一场试探性的攻击,范文虎就折损了近千人,而从临安传来的消息,宋军仅仅伤亡了两百人。如此悬殊的比例,这在以往是不可见的。

另一条城内传出的消息,更是令他感到不安。消息里说临安城正在制作一种新式防城兵器,据说威力很大,军器监主监亲自坐镇,任何人不得靠近。

“传令,着帖木儿、范文虎明日继续攻城,唆都从北门攻城,两面同时发动进攻。”伯颜命令道。

“丞相,临安城易守难攻,强攻恐怕收效甚微,不如等到抛石机搭建好再行攻城。”阿塔海道。

“攻城不能停,抛石机也要尽快。”伯颜道。

“已经日夜不停赶工,并且这次的抛石机有了改进,直接装上轮子,可以随时出现在需要的地方。”阿塔海道。

“还要几天能上战场?”

“最迟三天,五十台抛石机会同时打造完成。”

“好,四十台留在北门交由唆都,南门十台交由帖木儿,等到北门攻陷城墙后,帖木儿要防止宋军从南门逃跑。”

“诺!”阿塔海和唆都应声道。

“吕将军,程将军,明日继续前敌叫阵,投降者不杀,扰乱宋军军心。”伯颜道。

“遵命。”吕文焕、程鹏飞领命。众人离去,忙古歹、忽剌出被留了下来。

“两位大人,圣上有诏,令我们尽快将缴获各州县府库的布帛瓷器、图册典籍、珍玩珠宝等帑藏转运回大都,还有传国玺及降表文章,圣上尤为关注。”

伯颜转向内室,取出一个精致的红檀木盒,木盒外面包了一层黄绸。盒子打开,一个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通体透亮圆润、洁白无瑕的白玉呈现在眼前。

“这是历朝历代的帝王非常看重之物,奉若奇珍,国之重器,有了它,天下才能人心归附,四海平安。”伯颜道。

忽剌出不解:“这是汉人之物,圣上要玉印有何用?不如末将提兵攻入临安,将那皇宫与小皇帝一并提来!”

伯颜道:“你有所不知,圣上传书说,宋已风雨飘摇,而大元鼎盛,攻城略地,所求无他,但有传国玉玺求之不得,此玉出于楚山,传说是轩辕黄帝在乘龙升天时掉下来的一块玉佩,落在地上化为一块奇石,所以才有凤凰落在上面保护它,后来楚人卞和因缘得之,怀璧其罪,不得不献与楚王,后被历代帝王视为珍宝。秦始皇得此玉后,命李斯雕琢为玺,镌刻‘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称为传国玺!”

“那丞相的意思?”忙古歹询问道。

“这个传国玺必须尽快送到大都,这些宝物也是圣上及皇宫喜爱和所需之物,圣上还将用于奖赏有功之臣。”

“那……文天祥丞相呢?丞相不是一直想让他为我大元效力吗?”

“也一并送回大都,早早断了其南归念头,某相信这个脾气又怪骨头又硬的文天祥,终会为我大元所用的。”

“丞相,末将愿率五千精骑押送,保证安全送到大都面呈圣上,如有差错,任凭丞相发落。”忽剌出道。

“不妥,此行至关重要,若走漏半点消息,路上难免被宋军、乡兵、土匪、盗寇和有异志的人盯上,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伯颜道,“这些毕竟是宋室至宝,传国玺在汉人中更是非比寻常,只怕那些投降过来的南人,甚至汉人会起不良之念。再者,走陆路需要经过层层关隘,险峻山口,车辆载货笨重,且运送队伍至少五里之长,一天也走不了多少路,安全没有保障。”

“丞相的意思是?走水路?”忙古歹问道。

“海路,沿海一路向北,至海津登岸,直抵大都。”伯颜道。

“丞相请详细说。”忙古歹道。

“走海路,一是从盐官出发,一路向北,皆为我大元管控之域,又无海贼,又无风浪,可确保平安。二是陆路容易走漏消息,海路则全程在海上,不用担心泄密,不大可能被人盯上。三是可由忽剌出万户拨出三千精骑,从陆路沿岸跟随,提前到沿途各补给码头布置,防止万一。四是人员、物品和粮草饮水等,可分开装船,船上着最亲信之人押运。”

两人听到伯颜分析的头头是道,不由连连点头。

“运送之人如何安排?”忙古歹看向伯颜。

伯颜沉声道:“辛苦忙古歹大人负责,传国玺我已安排专人携带,忽剌出部五千精兵一分为二,两千负责海上随船押运,陆上可由千户、副将索多带领三千精骑,沿途护卫。所有人员不得有汉人兵士参与,给你们两天时间收拾装船,待我大军全力攻城时开拔,那时宋军肯定自顾不暇。”

“遵令。”两人同时应道,赶紧回去准备去了。

伯颜转向内室道:“恭请公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