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祖王爷 > 第113章 提上日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临安城,自与元军交换俘虏以来,元军停止了攻城,这几日换来了难得的清静。谢太皇太后、全太后等人和一众大臣脸上都带着喜色,左丞相吴坚也不再提辞官归隐之事,临安知府翁仲德走马上任,带领一班以太学士学生为主的临时官员开始逐渐步入正轨。

此时,家铉翁正在枢密院看赵孟頫托陈宝捎给他的书信,信中介绍了此次运送生铁矿的情况,表明了全力而为,让朝廷放心的态度,最后,赵孟頫拟推荐管伸为桐庐县主簿,因不知向谁奏请,故请家铉翁代为禀明朝堂。

“松雪不知朝堂近况,非不得已,请大人代为禀明。如蒙恩准,不胜感激。赵孟頫敬上。”

“想不到这个管伸还捐出了一千两白银,危难时刻有此等人,忠心可鉴,这是赌上了身家性命啊。”家铉翁感叹。

正在这时,门房禀告,苏李义主监带着两人求见,家铉翁赶紧让门房请至大堂,来人正是苏李义和杨义、张大郎。

“大人,今日上午已经将二十车生铁和铁矿石全部运进了工场,经初步检验,匠人们都说此批次铁石很好,下官特来致谢,请大人转告桐庐赵大人。”苏李义道。

“好,这次桐庐县想尽办法筹措了上千两银子购买生铁和铁石,只这一批就用去了一大半银子,难得赵知县一片良苦用心,本官正欲奏明太后。”

“下官此来,还有一事禀告,就是准备按照祖王爷给的图纸,打造那些鹿角丫杈、拦马索、铁蒺藜、铁丝网等物,以备不时之需。另外,这两位老匠工还带来了一个新设计。”苏李义道,并示意张大郎说话。

“草民蒙大人抬爱,现正带领匠户日夜锻造虎蹲炮,打造修补雁翎刀、长矛、盾甲、弓箭等兵器,匠人们干劲很大。”顿了顿,张大郎又道,“祖王爷设计的陶瓷手雷、水底龙王炮等物,可以说是巧夺天工,构思机巧,实乃神人,草民万不及一。受祖王爷开智教化,草民和杨匠首多次合计,设想制造一种埋于土里的炸炮,我们称它为土雷,以区别于水雷和手雷。”张大郎说着,拿出一张草图,恭敬交给家铉翁。

家铉翁仔细观看了一下,张大郎的草图画的很细致,一目了然,标明了土雷的制造方法,主要就是将雷埋在土里,再拖着一条长长的引线,人可以藏身于引线另一端,点燃引线后引爆土雷。

“这个好,可以用以伏击敌兵,对于抵挡骑兵也有大用。”家铉翁道。

“所以,下官赶紧带着他二人过来,还请大人传书于祖王爷,请祖王爷指正。”苏李义道。

“那是自然,祖王爷说过,凡是有这方面贡献的要予以奖励,目前火药威力已提高很多,火器就可以大展身手了,本官虽不太懂打仗,但还是知道火器火药的重要性,前面几场胜仗,哪个离开了火器?”家铉翁道。

“祖王爷给的火药配方属实厉害,祖王爷还说,等到临安城稳定下来后,还要搞更高级的火药,草民研究了大半辈子,现在方知何为火药,真是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啊。”杨义道。

“本官定将二位的想法尽快报与祖王爷,希望你们携手合作,制造出更多更好的火器出来,为其他工匠做出榜样,有什么困难就找苏主监,苏主监做不了主的就直接找我。”

杨义和张大郎再次感谢。

“目前正值战乱时期,城内人心不定,奸细众多,大家要做好保密,千万不要让元军细作将火药配方和火器制作方法探走,否则我们的罪过就大了。苏主监要加派人手守护工坊,工匠非必要不要外出,我还要与苏大将军当面提醒,查找清除城内的元军探子。”

苏李义等人连声答应,随即躬身告退。家铉翁也不多待,赶紧去往东华门找苏刘义去了。

到得东华门军营,家铉翁便将图纸交给苏刘义。苏刘义看后,对杨义和张大郎的想法称赞不已,同时也暗自赞许自己的兄弟苏李义办事稳重,这种事先报与家铉翁,再由家铉翁来与自己商议,避免了不必要的闲话。

“大人,那我们去奏明太后?”苏刘义问道。

“正有此意。”家铉翁道。二人立即骑马去见谢太后,垂拱殿外,禁军副将江铜将二人迎住,内侍太监邓惟善赶紧进去通报,片刻后即返回小黄门。

“两位大人,太后在福宁宫有请。”邓惟善道,随后将二人领到福宁宫。

拜见后,家铉翁和苏刘义首先将夜运铁石的事情详细讲了一遍。家铉翁道:“太后,桐庐赵孟頫知县这次当居首功,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筹集银子采购了二十车铁石,而且经工匠们检验,质地很好,我们的虎蹲炮和绊马索、铁蒺藜等都有了着落。”

“赵孟頫?”谢太后感觉这个名字很是熟悉,思索片刻忽然顿悟,赵孟頫不就是祖王爷那一枝吗?想不到这个家铉翁提前做了这些,当时家铉翁随口一说,自己并未在意,毕竟一个知县的任命还不足以让她重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