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宋祖王爷 > 第123章 王炸频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先生,你再看看这些。”赵德芳趁热打铁,又递过来几张纸。

《董文蔚传》:文蔚字彦华,俊之次子也。重厚寡言,不事嬉戏,立志勤苦,读书忘倦。及长,善骑射,膂力绝人。事母至孝,接人谦恭,凡所与交,贵贱长幼,待之无异。辛丑,起民兵南征,率十有七人,私整鞍马衣甲,自为一队。甲寅,收大理,还驻六盘山,授行军千户。南镇邓州,沿边城壁未筑,文蔚悉总之,治板干,具畚锸,储糇粮,运木石,程其工力,时其饥饱,药其疾病。见执役者,常以善言抚之,弗事威猛。众咸感曰:“他将领役,鞭棰怒辱,不恤困苦。今董侯慈惠若此,我曹安忍负之!”各尽力成之。

丁巳,攻襄,樊城南据汉江,北阻湖水,卒不得渡。文蔚夜领兵士,于湖水狭隘处,伐木拔根,立于水,实以薪草为桥梁,顷之即成。至晓,师悉渡,围已合,文蔚复统拔都军以当前行,夺其外城,论功居最。己未,宪宗伐宋,文蔚奉诏,至钓鱼山,崖壁巉峭,惟一径可登,恃险阻未即降。帝命攻之,文蔚以次往攻,乃激历将士,挟云梯,冒飞石,履崎岖以登,直抵其寨苦战。帝亲见之,加以赏赉。中统三年,李璮反,文蔚以麾下军围其南面,春秋力战,城破,璮诛,奏功还。至元五年七月十七日,以疾卒于上都之炭山。赠明威将军、佥右卫使司事、上骑都尉、陇西郡伯。

《董文用传》:文用字彦材,俊之第三子也。学问早成,弱冠试词赋中选。世祖在潜籓,命文用主文书,讲说帐中。癸丑,世祖受命宪宗自河西征大理。文用与弟文忠从军,督粮械,赞军务。丁巳,世祖令授皇子经,是为北平王、云南王也。己未,伐宋,文用发沿边蒙古、汉人诸军,理军需。将攻鄂州,宋贾似道、吕文德将兵来拒,水陆军容甚盛。九月,世祖临江阅战,文炳求先进战,文用与文忠固请偕行,世祖亲料甲胄,择大舰授之,大破宋师。

世祖即位,建元中统。文用持诏宣谕边郡,七月还朝,为左右司郎中。二年八月,以兵部郎中参议都元帅府事。三年,从元帅阔阔带统兵诛李璮,山东平。至元改元,召为西夏中兴等路行省郎中。中兴自浑都海之乱,民间相恐动,窜匿山谷。文用至,镇之以静,乃为书置通衢谕之,民乃安。始开渠,垦中兴、西凉、甘、肃、瓜等州之土为水田若干,于是民之归者户四五万,悉授田种,颁农具。八年,立司农司,授山东东西道巡行劝农使。列郡咸劝,地利毕兴,五年之间,政绩为天下劝农使之最。至元十二年……

《董文忠传》:文忠字彦诚,俊第八子也。岁壬子,入侍世祖潜邸。癸丑,从征南诏,与兄文炳、文用败宋兵于阳罗堡,得蒙冲百艘,进围鄂。世祖即位,置符宝局,以文忠为郎,授奉训大夫,居益近密,尝呼董八而不名。至元二年,安童以右丞相入领中书,建陈十事,言忤旨,文忠曰:“丞相素有贤名,今秉政之始,人方倾听,所请不得,后何以为?”遂从旁代对,恳悃详切,如身条是疏者,始得允可。

十一年,伐宋,民困供馈,文忠奏免常岁横征,从之。帝尝见宋降将,问宋所以亡者,皆曰:“贾似道当国,薄武人而重文儒,将士怨之,莫有斗志。故大军既至,争解甲归命也。”帝问文忠:“此言何如?”文忠因诘之曰:“似道薄汝矣,而君则贵汝以官,富汝以禄,未尝薄汝也。今有怨于相,而移于君,不肯一战,坐视国亡,如臣节何!然则似道薄汝者,岂非预知汝曹不足恃乎!”帝深善之……

拿着手中厚厚一沓信纸,董文炳是越看越心惊,越心惊越看。自己的几个兄弟,每个人都映照在了他的脑海中,历历在目。父亲早亡,自己作为大哥,早早扛起家庭重担,带着一帮子兄弟艰苦度日,对底层民众的生活深有感触,以致自当上藁城县令后,就一直将重民轻赋当做自己一贯的执政措施,也因此取得了民众的拥戴,受到了圣上的信任。

董文炳再拜,“祖王爷,我董家能够以如此高评、如此真实的史料列入史书,董某代列祖列宗向您致谢。”

“先生已谢过多次,却不问问我目的何在?”

“祖王爷神机妙算之才,预知未来之力,董某不敢再有任何质疑。”董文炳因忙于政事,对于兄弟们的事情有时也不甚了解,然而祖王爷却给了他答案,兄弟们一个个活生生跃然纸上,是如此亲切,如在昨日。

“你我同为汉人,自小受教于儒家之仁义礼智信,推崇仁德仁政。而蒙元将人分为三六九等,横征暴敛,滥杀无辜,对汉人欲斩草除根,动辄以屠城相胁,想必先生也是深感无助。忽必烈建元后才稍有改观,然其只是利用汉人为其争天下,统治其民众,上界派我前来,就是要救汉人于水火,而将天下归于大同,各族人和睦相处,永无祸端,永无战乱。希望先生顺应天道,认清大势,不要盲目愚忠。有句偈语曰: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万般皆是命,苍天饶过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