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过了两个多月,现在粮食是彻底被污染了,全球陷入了粮食短缺之中。
更绝望的是,之前是陆地上的动植物被病毒感染,淡水和海水中的鱼反而还没那么严重,而现在,淡水的江河湖上出现了一片又一片变异的死鱼,带着诡异的恶臭。
除了那些没有太多鱼的高山水域,这些淡水水源几乎都被污染了。
所以大家的用水也短缺了。
并且之前靠水的人把水里的水草和动物当成了自己的口粮,还可以取水过滤煮开后饮用,可以说是因着地利占尽了便宜。
但是现在的水源和水生生物明显已经被严重污染,肯定不能入口了,还散发着一股恶臭,这就导致那些住在水边湖边的人开始动起了搬家的念头。
现在的湖水就像是一个大大的污染源一样,住在旁边肯定讨不了好。
鉴于人数比较多,官方只能出面帮忙协调,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迁徙活动。
这又耗费了为数不多的资源,尤其是淡水资源已经快要被放弃的情况下,不是没有人有怨言的。
经过官方调查,发现淡水被污染不光是病毒感染的问题,还因为之前填埋在地下的垃圾,垃圾渗滤液也在缓慢污染地下水。
那些种植养殖户,平时所使用的科技与狠活,也会随着排泄物污水一起汇向水源,有的有污水处理厂,粗粗处理之后再排放,有些就是觉得弄什么处理太费钱了,直接偷偷排放。
只不过之前的污染比较小,水源又是流动的,所以可以忽略不计,最多爆发点蓝藻绿藻的。
现在所有问题一起爆发了出来,这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福报啊!
官方不知道这些原因吗?官方知道。
甚至他们还知道这场病毒大流行的源头就是外城那些垃圾山以及那些被自己放弃了的职业拾荒人。
但这些事情是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的,只能尽力弥补了。
在看到淡水的情况之后,官方派人调度各个远洋捕鱼船,去目前还没有病毒感染反应(也可能是大家还没发现)的远洋捕捞海洋动物。
现在也不想着什么竭泽而渔了,要是病毒顺着洋流传到这里,以后连鱼都没了。
趁着现在还没爆发出来,还是先囤积一批海洋动物制品当口粮吧!
其他靠海的国家显然都是这么想的,一些国家的渔船甚至还为此发生了不少冲突。
但是在现在这个争分夺秒抢口粮的情况下,发生冲突无疑是让第三方捡漏。
所以这些海员虽然嘴上骂骂咧咧,但手上拉网的动作可丝毫不敢停。
大概这真的是给人民喘息的机会,在大家疯狂捕捞两个月,近海能吃的不能吃的鱼都快被捞绝种了之后,病毒才慢悠悠地传染到了海洋生物上。
首先发现的是一个世代生活在海边的渔民,从小对于海鱼的熟悉,让他在捞到第一条看起来不对的变异鱼的时候,立马就上报了。
官方听到底下人报上来的消息,又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那一只悬着的靴子总算是落地了。
但目前还没出现海鱼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剩下的海鱼估计体内虽然有病毒,但还在潜伏期,也不是不能做一做实验,看看这些海鱼能不能经过处理之后除去体内的病毒,当成救急的口粮。
所以捞鱼的人并没有撤走,但是那些住在海边的其他人倒是陆陆续续开始往内陆迁徙了,尤其是海湾附近的居民,毕竟海湾比纯粹的大海更容易聚集病毒——以前在和平年代的时候都容易富营养化呢。
海边的居民早有了心理准备,之前住在淡水边的居民迁徙他们也是看在眼里,所以并没有什么意见,都乖乖地响应号召,这也是为了自己保命不是?
这两场迁徙在之前也有例子,比如某大坝工程让附近的居民迁徙和安置,某工程占地让原本的居民拆迁等,都是有案例在的。
两场迁徙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也是制度原因,才能统一调度完成这么伟大的工程。
与此同时,水源同样出问题的国外,可就没有这么一个官方帮忙调度人员了。
毕竟自由嘛,去哪是你的自由,死不死也是你的自由,找不找得到活路更是你的自由了。
关上堂屋的门,结束了一天的看诊,楚晗伸了个懒腰:“这个世界还挺平和的,天天就是重复的事情。”
莱特尼斯看着手下熬药的火候:“那是我们刚好遇上了能够用附属技能解决问题的世界,你看那些不会医不会药的参与者,都在挣扎求生呢。”
萧朗吃着肉夹馍:“是的是的,别说要治好病患的那些参与者了,就说母体吧,都已经被病毒侵蚀死掉了2/3了。”
“那剩下的1/3就全部是超级进化体了?咱们的药能解决他们吗?”楚晗也拉出公共联络平台的人员名单,发现名字灰了一大片。
“别说药能不能解决他们了,我们只要能保持最后不被他们身上的病毒感染致死就行了,”凌度洗完手消完毒之后对队友们说,“对了,之前我询问主脑AI,这些受了大罪之后活到最后的母体,在任务完成回到中转站之后,会得到一个特殊的技能,就是发射病毒或者免疫病毒之类的,以后我们做任务的时候小心点,估计会有人为了完成任务或者为了泄愤人为让全任务世界感染上超级病毒。”
“有道理,毕竟人家受了一整年的罪,我都不敢想那些人每天身上几千上万种病毒相互作用并且还在不断产生新病毒的感受,还要足足坚持一年不死,这种技能也是他们应得的。”萧朗说着打了个冷颤,“长期处在这种环境中心理扭曲也不是什么怪事,他们想要毁灭世界也不是不能理解...”
楚晗一拍手:“啊,所以这个世界到最后会给这些母体一个发泄的时间吗?让他们随意感染民众?就当做最后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