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纵横与连横 > 第163章 点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沮授担忧道:“将军,若是我军撤回涿郡后,辽东联军依然不肯撤兵又当如何?届时我军更是丧失了与其周旋之力,与其如此,还不如合军至此共同坚守,等候主公援军的到来!”

齐子原摇头道:“敌军势大,一味防守与决战毫无区别,若我军兵马皆被困于此,胜算更是寥寥无几,何况兖州与关中之地战火不休,主公又能调动多少兵马前来此地呢?正所谓最强的防守便是进攻,唯有让敌军主将摸不准我军脉搏,我军方有致胜之机!公与尽管放心,但凡联军皆不能持久,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利益不均,如今他们同仇敌忾,那是因为我军在此,只要我军一撤,他们内部的矛盾自然一拥而出,届时尔等只需逐个击破便好!”

沮授建议道:“将军,不如我等此时一同撤回涿郡,日后再行北伐,又何苦在此搭上性命呢?”

齐子原哂笑道:“公与啊,你们所有人都能撤离,唯独本将不能,其一,主公待我如手足,我安能惜命而不厚报其恩?其二,本将乃主公麾下上将军,曹军大纛,若一而再再而三的溃败,那还不如轰轰烈烈的战死于此处!其三,我等均为军人,更是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这么多士卒因本将而亡,本将若不去为他们复仇,就算活着也是仅剩躯壳罢了!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此行本将非去不可,要么打退辽东联军,要么就杀他了天昏地暗,本将方能无悔也!”

沮授深受感动道:“将军,沮授虽乃文人,亦拔得出三尺长剑,愿随将军共战敌营,纵万死亦无悔也!”

齐子原拍了拍沮授的肩膀道:“用人可不是这么用的,公与之能乃是运筹帷幄,若征伐沙场岂不大材小用?好了,汝之心意本将尽知,但话说回来,你若随本将同往,军中又有谁能压制住周瑜的怒意呢?届时出现更大的麻烦又如何是好?再说了,此战本将还是有些胜算的,别说的我们好像十死无生一般,走吧,你随本将一同去军中点兵,剩下的人马皆由你来调配!”

不再言语的沮授对着齐子原直接来了个仪式十足的躬身一礼,以示自己的敬佩之意!

其实说到底,齐子原此行的成功性还是比较大的,首先辽东联军大胜后这么久竟然还没来到阳乐城下,这就证明他们在扎营下寨,打算稳扎稳打的来攻城,而齐子原选择的便是与对方去斗狠,不在乎兵马多寡。

昔日张辽能以八百猛士胜孙权十万大军,其所凭借的便是与敌斗狠,上下一心,甚至项羽三万破秦军四十万的巨鹿之战,吴起以五万兵马击溃秦人五十万大军的阴晋之战等等,尤其齐子原还有另一个这些人都不具备的优势,那就是马超白天斗将的大胜,此时的辽东联军你看似他士气高昂,实则无非是狐假虎威,抱团取暖罢了,只要这次袭营能够得手,那辽东联军的士气将在无恢复的可能,这种千载难逢的机会又怎么能轻易弃之?

打仗它打的就是一个出奇不意,那些着名战役尽皆如此,若是一切皆按部就班的话,世界上也就不会有那些让人匪夷所思的战事了,就拿这一仗来说,齐子原虽然走了一步险棋,但若能一举功成,那辽东战事极有可能提前结束,届时北地之民尽会对曹军心生畏惧,短时间内绝对不会有什么动乱发生,这对曹军扩张版图可是极其有利的!

一个时辰后,阳乐军营校场!

站在点将台上的齐子原看了看已经不早的天色,再看看下方军容整齐,士气不高的士卒,而后开门见山道:“将士们,今日之败,本将视之为耻,有些人这时候会说,不是你下令撤退的吗,否则又怎会遭此大败?这话没错!但尔等设想一番,我军可有制衡敌方空军的武器?没有!只要对方不选择低空飞行,我军便只能任其在头顶盘旋,一旦被他们抓住机会,我军死伤之卒只会更多,甚至全军覆没都不是不可能!这时候又会有人想问,那又为何视为耻辱?兄弟们,你们仔细想想,堂堂辽东联军数十万之众与我军交战尚不能摧枯拉朽,我军只用五万兵马便与其战的有来有回,甚至还让马超将军在阵前连斩敌军二十九员骁将,败在这样军队的手中,你们甘心吗?”

本还垂头丧气的数万曹军士卒闻听此言瞬间怒从心中起,恶向胆边生。

心想对啊,我们竟然会败在这种废鸟手中?刚才我们大阵启动时杀的他们都不敢继续向前,这不是奇耻大辱是什么?如果连这群贪生怕死的小人我们都战之不过,那还有什么资格号称无敌之师?狗东西,等下次在遇到你们的时候,老子非要让你们知道知道好汉两个字怎么写!

随着这种想法的士卒越来越多,校场内的将士们逐渐低吼出声:“吼!吼!吼!吼!吼......”

见此情形的齐子原连忙继续道:“没错,你们不甘,你们愤怒,可那又怎么样?城外那些胆小如鼠的家伙此时正在为今日的大胜而肆意庆祝!兄弟们,国有国法,家有家规,败了就是败了,然此仗打成这样非但你们不甘心,本将同样不甘心,既然回去也要领受战败之罪,那咱们就跟对面这群废物拼上一拼,胜了,我军不但无罪,女人,钱财,功勋,尔等将应有尽有,如若侥幸战败,本将便随尔等共赴黄泉,大家在路上也好有个照应,至于这长胜之名嘛,唉,不要也罢,都说狭路相逢勇者胜,谁又会记得败者的名字呢?三军听令,凡父子同在军中者,父留子出列,凡兄弟同在军中者,兄留弟出列,凡家中独子者出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