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纵横与连横 > 第229章 才华毕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将军,我军飞骑既然发现了赤积木力,想必他也同样发现了我们,与其如此,不如派人半路截击,先断了他回归之路。顺解蓝田之危!”临时充当军师的田豫高声请命,没办法,周瑜、沮授都不在身边,庞统又在雁门关坐镇,剩下几个将军打仗还行,出谋划策还是往后退退吧,田豫好歹是个智将。唉,还是人才少啊!

“我军想在关中之地截住胡人骑兵简直是痴心妄想,本将之所以一路疾行至此,就是想在赤积木力破城之后将其困在城中关门打狗,不曾想这货竟然如此废物,一个多月还无法破城,真不知道他到底打的是什么仗?”齐子原叹气一声后这才继续开口:“算了,命颜良文丑率先锋骑兵前去救援蓝田,顺便告诉赤积木力一声,本将来此就是为了与他会猎一番,望其莫要怯懦失约!”

“喏!”

传令兵走后,田豫好奇道:“上将军想以激将之法引诱赤积木力与我军决战?”

“你说赤积木力会中计吗?”说实话,齐子原自己都不相信赤积木力会有那么蠢。

果不其然,田豫闻言后摇了摇头:“赤积木力在雁门吃尽了苦头,恐怕不会轻易与我军展开决战,而这塞外之地又是骑兵的主场,我军恐怕会有力无处使,此战不易啊!”

“是啊,胡人打不过我们还可以跑,我们战胜胡人却追不上人家,听说新任羌王彻里吉学习汉人建都,却把都城放在了湟中附近,那里又是秦军的地盘,我们过去绝对没有好果子吃。看来只能引诱羌人自己来投了!“齐子原颇为无奈,这游牧民族就是这点恶心,战力怎么样先不说,专靠战略纵深与袭扰战术打仗,烦人啊!

“敢问上将军欲以何法诱使羌人来投?”田豫对此十分感兴趣,他此番随军出征获取战功都是其次,主要目的就是想学学名震天下的上将军是如何用兵的,要求也不高,学到三成就不虚此行了!

齐子原毫不在意的传授道:“世人皆有价码,就看你愿不愿意付出那么多了。本将几年前曾在大漠中迷失,一路都是靠着胡人部落的指引方才返回汉境,虽然旅途辛劳,但也认识了不少胡人小部落的首领,本将这次就打算先收买他们,只要愿降,便可直接赏赐汉人身份,表现优越者还可分田,赏赐房屋。赤积木力如果不敢与我军一战,下面的胡人小部落难免会心有忧虑,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上将军,赏赐汉人身份或许好说,但分田分房是不是有些过了?而且我们也没有那么多土地给他们分啊!”田豫不解,胡人总体基数可不少。

后世说这些是少数民族,其实这是不对的,民族大融合后,历朝历代只分汉人与外族,而那些外族也是当时的强盛势力,只有大中华成立之后才分的五十六个民族,其中还有一部分人是胡乱填写的汉族,其实外族人口并不少。若按严格来说,华夏后裔号称为炎黄子孙,但黄帝出自河南,炎帝出于湖北,那难道只有这两个地方的人才能被称为根正苗红的华夏后裔吗?

言归正传。

闻言的齐子原笑着指了指周边的旷野:“这不都是现成的土地吗?只要等我军将塞外之地尽数收入囊中,何愁无地可分啊?而且,若是不用此法,我军便只能像主公当年征伐鲜卑一样,跟着河流慢慢的去寻找胡人部落攻杀,而后原地建设城池,一点一点的蚕食胡人领土,只是此策定然要耗时日久,当为下策,只有实在无计可施之时方能使用!”

“唉,如此也不失为一个办法,就是该如何寻找胡人部落的首领呢?”别无他法的田豫只能接受现实并为此谋划。

“别想了,邺城这几年一直在与一些胡人部落通商,找到他们不难,如何劝说才是关键!你先带人前去赤积木力撤退的方向看看,万一侥幸堵到他们呢,顺便探索一番行军途中有没有胡人部落的踪迹!”齐子原同样闹心,如果真的选择了最后一个办法,那甭说统一天下的战事能否参与其中,自己这辈子能把塞外弄好就烧高香喽!

“末将领命!”

......

蓝田城外。

胡人军队又又又又又一次被打了下来,起初他们也挺猛,步兵举着小云梯一路冲上城墙,胜券在握,不成想守城曹军只要见到胡人立足城墙后便如磕药一般上去与敌肉搏,最不济也要把敌人推下城头,哪怕是以命换命。

正规军拼完就上预备部队,预备部队不行了就强招百姓,男人打光了就上女人,最后全城老弱甚至自愿上城头参战,誓要与城池共存亡。

这一打法也彻底让胡人部队越打心越虚,完全不敢在城头立足太久,意思差不多到位后就连忙后撤,这样的士气怎么可能攻下城池?

当然这也有情可原,以往的胡人都是劫掠村庄,属于抢了就跑的土匪行径,像这样正大光明的攻城作战真是不多。

蓝田百姓这边也是超常发挥,如果换成曹刘两家开战,甚至孙秦,曹孙等等,城内百姓给的帮助十分有限,除了征召些民夫搬运军械外,大部分百姓都是选择当缩头乌龟,人家只想要活下去,并不在乎城池被谁所掌控,反正在谁手下都是去种地,征战双方又都是汉人,可以接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