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手握山河,背负始皇传承,吾为帝 > 第320章 天下新人换旧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现在只有一个人了。”王诩抿了抿嘴,“现在这张谈判桌上你的筹码不够了。”

王诩虽然惊讶于白无常亲自动手杀了黑无常,但是他并不感到意外。

生死之间,哪有什么同胞兄弟,唯独剩下的是自己与自己奉行的道。

“不,殿下,我想我的筹码还是足够的,谈判的诚意更是如此。”白无常笑了笑,不紧不慢地从怀中掏出一枚令牌,展示给王诩二人。

望着这枚令牌,王诩倒是真有些意外了,不过想想倒也在情理之中。

铁龙城则是在白无常拿出令牌的那一刻松了口气,暗中感慨老天待自己不薄。

白无常见二人沉默,于是自顾自地讲起了故事。

“半年前,原吏部尚书王甫的高徒唐舟曾暗中与我接触,他言明凉国已是颓势尽显,百姓更是民不聊生,丝毫不值得留恋,直到最后,他还坦言自己是从燕国而来的风雨楼密谍。”

“老实说,我刚听到这个消息时是很想把唐舟送进大狱进行一番拷打的,但是出乎我自己意料的是,我当时并没有这么做,反而深以为然。”

“可能是因为我本就是农家子弟出身,所以才对百姓的惨状深有体悟,也就放过了唐舟。”

“但是即便如此,重诺如我也曾昔日发誓要效忠陛下和他的子孙,故而不能不忠。所以我决定除了奉行陛下的命令外两不相帮,任由事态发展,同时我还去往太子府上,要了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王诩有些感兴趣。

“我的忠诚。”白无常自嘲道,“我替太子隐瞒了一些事情,以此换回了我的忠诚,从那以后,我在心里发誓,只忠于陛下与自己。”

“在此之后,我奉陛下之命去催巫湖挥师回援,不过却故作心软地给了他三天时间,也正是因为这三天,巫湖与殿下您作战不利,凉国彻底崩盘。”

“唐舟一直记录着我对于燕国的功绩,前几日离别之际,他决定把这枚令牌赠予我,说是可以面呈殿下,保我一命。”

“现在,陛下驾崩,我只忠于我自己。”白无常笑了笑,“这个答案,您喜欢吗?”

“你小子还真是满肚子坏水。”

铁龙城嗤笑一声,不屑道:“不忠不义不孝,你若是我军伍中人,非被老夫打死不可。”

白无常面不改色道:“将军,世上本无黑白,人也断不清善恶,我只想活下去,这也有过错吗?”

铁龙城偏过头去,不再言语。

对于这种人,他懒得多说半句话。

王诩仔细看了看白无常手上的令牌,沉默片刻后轻笑道:“你走吧,孤不会追究你的责任,从此以后就当白无常死了,你只是个普通人。”

说到这里,王诩举起手,立下天道誓言,而白无常也举起手立下了天道誓言,起誓从此隐姓埋名,永不伤害大燕子民。

事实上,白无常自然是功过难抵,他有功于大燕却有过于旧主,这样不忠不义的人王诩不会用,当然,也不会杀。

铁龙城看了一眼王诩,微不可察地叹了口气。

帝王术,终究不是他们这些臣子心理上能够接受的,即便他是战场上知己知彼的将帅也不行。

为人臣,自然希望遇到明君贤主,以仁善为先,严惩不忠不义之徒。

只可惜为人君者在择选臣子时,哪里还有什么忠义仁孝,对他们来说,都是人,并无分别。

白无常跪在地上,叩首后消失在了宫墙尽头,对他来说,未来皆是新生。

温润的凉国玉玺由他呈上,亲手交给了王诩,后者轻轻摩挲着玉玺,感受着其如凝脂一般的触感。

训练有素的燕军从宫门进入,逐一检查宫中库存并排除隐患,如无意外,这里将会成为燕国的陪都,而大燕可以借此为跳板,直指六国实力最强的晋国。

“凉国亡了。”铁龙城喃喃道。

“是啊,凉国亡了。”王诩坐在石狮子上,眺望着远处的重重宫殿,以及更远处正升腾着炊烟做饭的寻常人家。

“所谓王侯将相,最终也不过是一抔土罢了,凉帝如何,不是照样死无全尸么。”

那座琉璃天枢在凉帝催动过后便化作了满地碎片,而凉帝的血肉也混杂其中,过来检查的燕兵们无不遮掩口鼻,一脸嫌恶。

“殿下,您这话老臣可不敢接。”铁龙城呵呵笑着。

“好了好了,待孤上奏贺表与父皇,此战铁叔可是第一大功臣!”王诩哈哈大笑,拍了拍铁龙城的肩头,“铁叔,此战的功绩足够封王了,您想要什么封号?”

“老头子可不敢想。”铁龙城依旧笑呵呵不多说话,似乎刚才威胁黑无常的霸气老头不是他一样。

“对了,父皇昨日来信,兄长要大婚了。”王诩突然想到。

“太子大婚,好事。”铁龙城点点头。

“铁叔,你怎么看起来这么惆怅。”

铁龙城忽地咧嘴一笑,“至此六国变五国,天下新人换旧人。如此天下大变之际,还不允许我这个马上要被时代淘汰的老头子感伤一下了?”

王诩一愣,看着自己身旁四处清算财物的燕兵小子们,有的连毛都没长齐,再摸摸自己下巴渐长的胡须,他若有所思地也跟着点了点头。

至此六国变五国,天下新人换旧人。

是啊,铁龙城说的没错,确实今时不同往日了。

五百年国祚的凉国,自今日起,消亡在历史的长河中,而当它再度被提起时,将化作史官笔下的一个腐朽的名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