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140章 图富强俗务缠身,传枪法刨根问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0章 图富强俗务缠身,传枪法刨根问底

但狄泉知道该怎么用黄豆制造黄豆酱油,不但能够减少酱油的制造成本,还能提高产量。

酱油一旦能够大规模在天下出现,那可是抢手货,和辣椒一个样。

狄泉到时候凭借这两样东西,能弄到不少钱。

而且,这“笑面虎”朱富对于酒醋这些调味品的酿造,他还是比较在行的,重要狄泉把制造方式交给他,他就能够监制。

酱油其实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制造,狄泉上辈子的小时候在乡下就见过,当时还被那些制造酱油过程中生出来的蛆虫恶心的好几年没吃酱油。

酿造酱油,就需要空气流通好日照长的地方,因为酿造酱油需要“日晒夜露”,起码得晒足一百八十天。

然后,用缸口大的矮缸城防坯子,这口大的好处是接触空气面积大,空气接触的多,微生物产生的多,也就便于发酵的过程进行,提升发酵速度。

酿造酱油,先要把大豆上锅或蒸或煮给弄熟了,使其变得软烂,再用面粉将其覆盖。

之后,通风环境之下,这些豆子坯子只要发酵一周左右,就会产生反应,坯子上就会开始长白毛,也叫“长醭了”,有了这层白毛,这就说明你的坯子发酵成功了。

之后把发酵的豆子放到缸中,加水、盐,均匀搅拌,再放入黄豆或者大豆,小麦或者麦麸,将酱缸放至阳光下日晒雨淋,定期搅拌,如此有个一年半载,狄泉听说有的地方甚至放三至五年以前六必居好像就是这么干的。

狄泉查看了梁山的仓库,发现库存的大豆还很多,但是消耗量大概都是用豆子喂牲口,狄泉觉得糟蹋,但是榨油技术现在还不成熟,所以干脆拿来沥酱油。

朱富最近也是在山南边向阳的山坡上支起了二百口开平缸开始尝试制造酱油,狄泉说了,这东西和辣椒面一样都是梁山日后的财路,朱富害怕出事,直接在旁边搭了一个芦蓬子,直接天天在现场盯着了。

说实话,狄泉也很想念酱油的味道!

狄泉现在正在想着自己应该是先去看看火药作坊还是看看酱油的酿造情况时,那“青面兽”杨志不请自来。

他是来履行诺言的。

当初,狄泉眼馋杨志他们老杨家家传的杨家枪法,所以和杨志有过约定,要是狄泉把他们老杨家的家传宝刀给杨志弄回来,那杨志就能把家传的杨家枪法和走线铜锤传授狄泉。

现在,狄泉会了周侗所传授给他的绝技,“白练紫金锤”,这走线铜锤他倒是不太需要了。

但是,这杨家枪法,他必须要学。

杨家枪法叫“六合梅花三十六枪” ,这三十六手枪是每三手为一路,每一手枪里又包含了一十二种变化,所以杨家枪法是以此三十六枪为母枪,变化无穷。

那么什么叫“六合”呢?

这是当年杨家将的开山老祖宗,老火山王杨衮走南闯北搜集到的六种古传名枪的枪法,老火山王将其精要和神枪夏鲁奇他们夏家的北霸六合枪的要诀融会到了自己家传的杨家梅花枪法里乃自成一家。

这六种名枪为东汉姚期所传的霸王枪、三国张飞所创的桓侯枪、唐朝敬德使的鼍龙枪,是为三猛枪法。

再就是蜀汉赵云创的子龙枪、隋唐罗成用的梅花枪、盛唐名将郭子仪的汾阳枪,是为三巧枪枪法。

老火山王杨衮把六种名枪都去除繁冗,各删减为两路六手枪法,一家两路,故成一十二路、三十六手杨家枪法。

狄泉可是看见过杨志使用他家传的杨家枪法,也和杨志交手,试过杨家枪,这可是真真正正的战阵枪法,可没有后世的那种该死的套路表演成分在里面。

狄泉的枪法,就是因为自己后世练习的表演套路太多了,枪法里面的实在招数太少了,虚招和花招太多,所以他一直不怎么用,期待着哪一天能学一套这个时代的战阵枪法。

毕竟,战阵上的枪法,那是实打实拿人的血肉来喂出来的。

“寨主,今日我便履行昔日诺言,传授你杨家枪法!”

“青面兽”杨志也是堂堂的男子汉,不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人。

“且慢,杨制使,我先问一下,你们杨家如今除了你,好有什么人?”

狄泉忽然想起来,杨家将似乎不是在杨志这一代绝的。

在《说岳全传》里面,不是还有一员岳家军大将杨再兴吗?后来误走小商河,壮烈牺牲。

再后来的演义里面,也就没有人再提到这杨家将的后人了,只有在《说岳全传》里面有一个占山为王的杨再兴之子杨继周,武艺高强,但是不会杨家枪,用的是回马戟杀死金军大将山狮驼,八成是杨再兴死的太早,家传武功都没有来得及传给杨继周。

至于杨继周之后,那就是彻底没有了杨家将的影子。

杨再兴也是杨家将的后人,那和“青面兽”杨志有什么关系没有?

狄泉现在心说这杨家将里面还有别的高手没有,如果有,能不能一起弄到梁山上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