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143章 定大政出谋划策,明事理举一反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3章 定大政出谋划策,明事理举一反三

至于遥隶禁军就是驻守边疆的陕西,山西,甘肃对抗西夏和吐蕃的大宋西军,北边河北等地抗击辽国的禁军。

某种意义上,中央禁军就像是后世的“中央军”,而遥隶禁军其实就是“地方军”。

但是,随着北宋初期中央禁军的更新换代以及“三冗”问题的后遗症越发严重,中央禁军久疏战阵,战斗力直线下降。

但是,遥隶禁军因为要抵挡辽和西夏的进攻,基本上没个皇帝在位期间都要打仗,随着时间的推移,实战经验越发丰富,战斗力越来越强,比在京禁军厉害得不是一两倍。

基本上,在宋仁宗之前,在京禁军战斗力强,宋仁宗之后,因为抗击西夏,西军崛起,遥隶禁军异军突起。

特别是宋神宗元丰改制后,遥隶禁军数量愈发庞大,到了现在宋徽宗时代,在京禁军就只有禁军总数量的十分之一左右,所谓的在京“八十万禁军”,那都不知道是往前哪一个朝代的事情了。

而宋朝军队数量如此庞大,冗兵严重,军费开支实在是太大。

朝廷拿不出钱来,就想了个让军队就地解决的办法,那就是——允许军队自行经商,称为“回易”。

但其结果就是导致军队不务正业,与民逐利,他们有刀有枪,老百姓哪里敢惹他们?

结果,宋朝地方军队的战斗力不但没有提高,反而江河日下,因为将领看到了商机,役使士兵直接从商,军队的训练全部荒废掉了,直接导致了军队的武备松弛。

比如,《岳阳楼记》里面范仲淹的那位好友滕子京就干过类似事件,违反茶马贸易禁令,让士兵帮他卖茶叶牟利。

按照许贯忠的说法,宋朝是一个允许军队经商的朝代,但是这种行为也导致了宋朝地方部队的战斗力大幅度低下。

两宋唯一的例外应该是岳家军,岳飞和岳家军不但经营有方,而且还不贪污,保证了士兵的军饷供应。

由此可见,宋朝军队在自给自足的经商前提之下,要想同时保持高昂的战斗力,并不容易,首先要派出专人经商,补贴军用,但是不能够扰乱军营秩序,军队还是需要专注主业,训练提升战斗力的。

其次就是将领需要爱兵如子,大公无私,做生意得来的钱财不能贪污,洁身自好,两袖清风。

而这些事情,都是极度考验人性的,在两宋时期几乎没有人做到。

反过来说,如果狄泉能够解决梁山军队的这些问题,他的梁山军就能够战无不胜了。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先生金石之言,狄泉顿开茅塞啊!”

狄泉现在也是找到了方向,他先是种农作物,解决梁山的供给问题,然后再发展商业和金矿,保证财政。

只要吃喝不愁,钱财照发,训练照旧,就是一群绵羊也能有狼群的战斗力!

“狄寨主能够明白,最好不过!”

许贯忠也比较高兴,所谓“高山流水遇知音”,伯牙子期的故事很多人都知道,他身负文武全才,也曾游历四方,遍寻明主,可惜大多数的人,都是虚名无实,志大才疏,连他的话中真意都听不出来。

而狄泉却能明确理解他的意思,这就不是智慧高低的问题了,而是合拍。

“这也是我所言的第二件事,第一件是军纪,第二件,则是军费。”

“军费必要足够,开源节流,以保证士兵士气与战力,然而你这梁山方圆不过八百里,如何能养的起越发多的士兵?即便是你们劫了生辰纲,又能使用几天?若是单一靠劫掠贪官污吏,只怕难以自给自足,况且屡次三番的抢夺州县,也有极大的风险在内,所以你要找出一个妥善的办法,去筹措军费。”

许贯忠的话,就是告诉狄泉,你梁山地盘太小,养不起那么多的军队,又不能总是靠抢劫,要么攻州占府,要么开源节流,否则根本无法满足财政需求。

可是,狄泉不怕。

论赚钱,他可是有太多的路子了。

且不说辣椒、高度白酒这些拿出去卖了就能够一本万利,现在狄泉手里还有野云渡的金矿呢!

钱,现在对于狄泉来说,真不是问题。

“许先生多虑了,我梁山自有生财之道,不用抢劫,只是说起了实在繁琐,待等许先生上山,我亲自带你去看!”

看着狄泉胸有成竹的样子,许贯忠感觉他不像是说谎,于是又说了自己的第三点要求。

“第三点,此一点不知你有生之年是否可以做到,便是对四方异族,不能滥行杀戮,而是要将规划异族视其为汉人一般,不得分等级对待,而且,不要早早学那些草莽,称王称帝,此为取祸之道!”

狄泉听完,心中暗自心惊,这一条可不是真对于现阶段的要求。

这是许贯忠设想着自己要是有一天改朝换代,在对待四方异族上面的思想。

狄泉明白他的考虑,因为在攻打异族之地,你要是对待异族不够公平公正,那可是要出大事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