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162章 小旋风进京告御状,柴王爷打破登闻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2章 小旋风进京告御状,柴王爷打破登闻鼓

他敲了登闻鼓,那可就是把宋徽宗的脸放在地上,脚底下踩着磨擦了!

因为宋朝一直都在自诩着对柴家的后人进行厚待,其中的缘由,各中曲直老百姓他们也都不知道,所以,老百姓也是信以为真,一直以为赵家对待柴进家人挺好的呢。

可是,当他们如果看到了柴家的后人,柴王柴宗都来敲登闻鼓了,那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老百姓会不会觉得这是柴家挨欺负到了极致,求告无门,因而来敲这登闻鼓了?

不明真相的百姓,在结合着当年赵大赵匡胤,这位太祖武德皇帝当初欺负人家柴进孤儿寡母,陈桥驿黄袍加身夺取了后周江山的行为,那自然会同情柴家!

那柴宗可是狠狠地赚了一张人情票。

而且,柴宗他也不怕宋徽宗恼羞成怒对自己干些什么。

因为宋徽宗一旦是对柴宗下山,那舆论的导向那就会瞬间倒向柴家,他宋徽宗也就坐实了这谋害柴家后人的骂名,得被老百姓戳脊梁骨戳死!

本来赵宋江山就有得位不正的因素在里面,要是再弄死一个柴家人,那天底下反抗宋朝的人,那就能更有说辞了,没准都能打着给柴家人报仇的名号来造反了。

而实际上,就算是宋徽宗真的鬼迷心窍,为了他那可笑的帝王尊严要对柴宗和柴进下手,柴宗也是不怕的。

因为柴宗一旦有事,他在封地的兵马第一时间就会反叛!

可能大家会认为,这个柴家被封到了云南那么一个穷乡僻壤的破地方,应该没什么硬实力,能够给宋朝的江山造成多大的威胁?

毕竟,在宋徽宗时期,原本经历了晋王田虎、楚王王庆、南王方腊还有宋江以及辽国的入侵,宋朝竟然都挺过去了,至于金国南下,宋朝的失败也要归功于徽钦二帝那致命的骚操作,要不然也不会败的那么快!

那么,柴家能有何作为呢?

实际上,这个柴宗虽然所处的环境不好,但是他这个人还是有能力的,在这穷乡僻壤里面还真的经营出来了一支不小的势力。

柴进的后人分两支,看似一南一北,其实之间也是有着很大的关联。

在云南就藩的这一支,就是这柴宗的这一支,他们主要要积蓄力量,想找机会反叛。

而柴进这一支在中原地区,其实主要就是要笼络人心,结交各种江湖豪杰,到时候柴家一旦要起事了,到时候能够让武林中人、江湖好汉纷纷响应。

当然,柴进他也确实是这么干的,但是没想到他对待人那种分三六九等的态度最终也没有换来什么真心,被沧州府尹杜充捉拿的时候,除了一个董澄,一个出手相助的人都没有,这些庄客纯属是拿他当了冤大头,白吃白用他柴进的。

而柴宗不是他们柴家第一代在云南就藩的藩王了,之前还有好几代人,也是攒下来了一点家底,由于朝廷对于他们柴家明面上的控制也是很严格的,所以他明面上的兵马,整个封地也只有两万,多了没有。

但是,在暗地里,他自己却笼络住了云南的异族,同时暗中养了不少的死士,约有几千人。

他要是死在京城,那与他结为八拜之交的蛮族首领就会发兵进攻宋朝边境。

因为柴宗为了和这些蛮族搞好关系,纳了这洞蛮王李龙池的女儿做了王妃,所以他老丈人家和他小舅子李述甫都会帮着他。

按理说,这云南应该是大理国大理段氏的管辖之下,但是这洞蛮王,是大理国眼里的“叛逆”,在云贵之间的边境聚集了好几万人,主要都是苗族,根本不服管教,和大理国经常打仗。

大理国有三十七部,而大理国国土,最大的时候也不仅仅只在那云南一隅之地,东至普安路之横山,大概是今天的贵州普安地带,西至缅甸之江头城是今天的缅甸境内,南至临安路之鹿沧江,是在今越南莱州北部,北至大渡河,其国土面积约七十二万平方公里,其国土面积相当于今天云南省面积的二点九倍,也算是一个不小的国家了。

大理国的境内,有着二三十个不同的民族,民族问题严重,就是在后世,云南的少数民族还是巨多。

而大理国的统治者主要是彝族和白族,这两个民族的人数相比较于大理国内部的其他少数民族,无论是在人数上,还是在实力上,都是不具备这样的能力,比较劣势的,只能维护统治,但是无法对所有民族进行强力统一。

所以说白了,大理国虽盛极一时,但其本质上,主要还是各民族自治,就像是一个松散的联邦政权一样。

再加上云贵川这些地区,在古代都是条件恶劣的地区,其自然条件下,基本上是山连山,山多路少,生活在各自部落地区的少数民族可能一辈子都没能走出大山,甚至也没有见过什么外来的人。

而大理国没有什么激起民愤的行为,对于大多数的部落来说,生活平静没有战乱即可,谁是统治者本就无关紧要。

所以当时的各部落,对于这个名义上的大理国并没有很深的国家认同感,因此,如果有不顺心如意的部落,对大理国的统治不满,产生反叛也是很正常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