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215章 取东昌兵不血刃,扬心胸狄泉踏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15章 取东昌兵不血刃,扬心胸狄泉踏歌

这些都是历史史实,即便是黄历有心想要反驳,也是无从下口的。

“而汉末三国,这忠君爱国就是表面文章,前有袁公路僭越称帝,后有司马家当街弑君,可这并不妨碍后人对司马家效忠,不妨碍有谢玄、祖逖这样的英雄对晋抛头颅洒热血,而那晋末乱局中,司马家又是打破操守底线,司马家族创造了当街砍死皇帝的历史记录,忠君伦理体系形同虚设,原因为何啊?所谓忠君爱国,又何曾是真正的忠君爱国?不过是帝王愚民之术罢了!”

狄泉说到这里,那黄历便厉声道,“大谬!何出此言!”

狄泉一摆手道,“那如此说,司马家乱臣贼子,为何还能居于高位?向前来叙述,唐尧虞舜大禹先贤都是禅让,但是禹子启变公天下为家天下,不算乱臣贼子吗?成汤灭夏,武王灭商,秦统六国,汉灭秦,曹丕篡汉,朝代更迭,如果这么算,实在是无一不是乱臣贼子。”

“这……一朝天子一朝臣,我只需要效忠当今官家,管他什么古人!”

黄历虽然是嘴上这么说,但是狄泉看得出来,他内心有动摇。

“请安坐,继续听我一言,唐安史之乱后,大量唐朝朝臣短短时日之间,竟然全部都投奔了叛军,又有何忠臣可言?还不如高力士一个太监!”

狄泉太清楚了,现在宋朝的洗脑政策还没有到达做高峰,因为朱熹还没有大行其道,等到朱熹蹦哒完了,那么对忠的要求,从统治者本人还转移到了社稷和国家的身上,真正的家臣开始产生,臣子背负着沉重的忠君道德枷锁,从思想上被完成了洗脑。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你不该好好想想,你究竟是为一人办事,还是为天下所有人办事?”

狄泉反问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好句!可我自然是在为家国天下计啊!”

黄历说道。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出自明末清初着名学者顾炎武的《日知录》中的一段话,由梁启超先生总结成振聋发聩的八个字。

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际,也常把它变成“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其实在顾炎武眼里,天下和国家是有区别的,天下比国家隐含着更为深远的意义在其中。

“非也,亡国,不过是亡一姓王朝,亡天下,则是天下沦丧,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若今朝大宋亡国,可不是亡天下。”

狄泉的说法,把黄历给震惊了,因为狄泉把朝廷给他们官员给洗脑的做法剖析了一下,他告诉黄历,首先效忠君主一人并不等于为天下人做事情,而封建阶级的统治者,最爱干的事情就是把忠君和一切道德标准联系在一起,好像人人忠君了就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而实际上,如果是一位明君,那人人忠君爱国,也许可以创立清平世界,太平人间。

若是一个昏君呢?人们还是忠于他,可是他能够做出什么好事情吗?

“荒诞不经啊!可……”

黄历站起身来,想要反驳,可不知道该怎么反驳,甚至还觉得有一点道理。

“我梁山不同于绿林匪徒,我们为天下苍生,要推翻那无道昏君,你想必也知晓我等从不害民,取天下要重人才,刀马威风不过一时之雄而已,要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少不了你这样的人才,我今日来此,不是为了杀你,而是想让你同我一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狄泉一边说,一边拿出了那赵明诚的亲笔书信,方才他的言语,一半是自己想的,而另一半则是之前李清照想出来劝说黄历的。

李清照毕竟是一个女子,并不想要出面直接与黄历辩论,毕竟被女子驳倒了黄历保不齐会羞愤自尽。

“如今我的人已经去开城门了,东昌府陷落,已是定局,你若从我,依然任职东昌府,护一方百姓,如何?”

狄泉询问道。

那黄历丰富的面部表情已经彰显了其内心丰富的挣扎情绪,最后他终于开口道,“好,为全城百姓,我愿投降。”

“这就对了!”

狄泉看着他那逐渐扭曲的面部,实在是害怕他再想下去,脸部肌肉都该抽筋了。

“既然如此,阁下应该尽快去城门劝降守军,否则我大军进城,恐起误会。”

狄泉的话不露声色,但是也吐明了意思。

“好,请与我同去如何?”

狄泉和黄历一起到了城门,那“鼓上蚤”时迁领着“赤发鬼”刘唐与二十精兵已经干掉了城门兵卒把城门打开了,而守城军队也在向这边赶来。

黄历抢在两军还没有交战发生冲突之时,宣布投降,而东昌府守军也是没有办法,形势比人强,狄泉的部队都已经开进城里来了,他们还能阻挡不成?

东昌府倒是顺利攻下了,兵不血刃,狄泉派遣人马驻军,当晚就在东昌府内歇息,依旧是军队对百姓秋毫无犯,以彰显军纪。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