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248章 得民心梁山称赞,独角龙会铁角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48章 得民心梁山称赞,独角龙会铁角兕

其体恤臣下,关心百姓,性格仁孝,被明朝朱国桢赞颂其为:“三代以下,称贤主者,汉文帝、宋仁宗与我明之孝宗皇帝。”

这个评价,不可谓不高,不光如此,汉文帝更是二十孝里亲尝汤药的主角,因为从小和母亲薄姬相依为命,所以母亲生病后,煎好的药,都要先尝过是苦是热才喂给母亲,侍母至孝,为天下表率!

这樊老汉以汉文帝比之狄泉,这评价不可谓之不高啊!

“再者,这这狄泉可不是凡人,他乃是当年的狄青狄爷爷的后人,大名鼎鼎的平西王之后,想当初狄爷爷西征西夏,南破侬智高,立下不世之功啊!打出了咱们汉人的威风,结果呢,被那些文官忌惮害死,我看狄泉就是为祖先报仇,也该反他宋朝!”

想当初狄青出身贫寒,有一个姑姑狄氏早年入宫就失去联系。狄青少年英雄,作战勇敢,偶尔的机会才知道自己的姑姑是八贤王赵德芳的王后。

狄青并没有依靠姑姑狄后的庇护,与西夏作战过程屡立战功,成为领兵大元帅,并娶了鄯善国的双阳公主。这真是穷小子逆袭励志故事。

宋仁宗念狄青功劳,封他为平西王。从而狄家成为与杨家、呼延家并列的军功家族。(这是演义设定,在那里扯正史的回去看《资治通鉴》去算了)。

正是因为有狄青的存在,西夏才不敢轻举妄动,北宋才得以长期国泰民安,此后狄青历任枢密副使、护国军节度使、河中尹,迁升枢密使。北宋的枢密使都是文官担任,军人出身的枢密使狄青,自然遭到文臣的排挤和弹劾。

要说狄青的人生结局,那简直是比岳飞还冤,他从枢密使到贬官外调,完全是莫须有的谣言造成的。

当初谏官因狄青家的狗生角,并且多次发光,便请求将他调出京师,这种用脚后跟想都知道是子虚乌有的事情,这帮文人就这样堂而皇之的拿出来当证据,为此欧阳修本人也连续上了三道奏疏请求罢免狄青的枢密使之职。

也是正因如此,当初狄青死后,“雷霆虎将”狄难抚为爷爷报仇,投身西夏来犯中原,后来被师父杨五郎劝说,才又回了宋朝。

但是宋朝对狄家不公这件事是宋朝普通老百姓都知道的。

“这民间传说,狄爷爷与当年的龙图阁直学士包拯包大人乃是天上的武曲星和文曲星下凡来保卫大宋江山的,狄爷爷是武曲星,这狄泉作为后辈也是不差,可谓是家学渊源啊,我听说他几次面对官军剿灭,愣是屡战屡胜,未尝一败,这是他的武略超群,远胜于当紧天下这些怂包将军,倘若他能和当年的狄爷爷一般驻守边关,何惧什么辽国西夏啊!”

这樊老头活了八十多岁,想必年轻的时候也是经历过宋仁宗朝的,真的经历过当初狄青征西的那个年代,要不然也不至于如此之惋惜。

“你就说这登州城,自古以来就是兵家要地啊,如今是不行了,着守登州的尽是一群废物草包,以前还有一个厉害的兵马提辖,现在听说也投了梁山去了……唉……”

樊老头说到此处,但见那街巷里面走出来一条汉子来,到了摊子前,开口道,“樊老头,切两斤肉,温一壶酒来!”

“咦?”

那“独角龙”邹润听起这个声音,只觉得甚是厮熟,抬头一看,便“啊呀”一声叫了出来。

原来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独角龙”邹润要去寻的他那同门师兄弟,“铁角兕”宁章啊!

“这不是邹润师兄吗?你如何进了城?”

那“铁角兕”宁章也是许久不曾见过了“独角龙”邹润,眼下见了也是吃惊,当下互相挽住了臂膊,竟然两个脑袋“嘭”的一声撞在了一起。

这力气可不小,要不怎么能撞出声响呢?

“唉呀!”

那“锦袍将”岳真吃吓了一跳,但见这两人撞了一下还不算完,还上下左右撞了个齐全,看得岳真糊涂。

“岳真兄弟,他们都是练铁头功出身的,这是互相看看对方功力有没有长进!”

“出林龙”邹渊在一旁解释了起来。

这,头,也叫六阳魁首,是说人体的六条阳脉会聚在头部,而这铁头功,为硬功外壮,属阳刚之劲,兼内壮之气。

铁头功分顶门、前额、后脑三部,虽用外壮之力坚其筋骨,然亦须运用身内之力、气、神充满脑房,互相为用,始克有成,否则,徒恃外壮之力,而无内壮之劲,则虽能成,亦属下乘。

要说这两人的铁头功已经练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那“铁角兕”宁章的铁头功也是一绝,愣是在自己的头上硬生生撞出来一个肉角来,实际上就是硬功练得太多了,所以导致了头部角质化出现了一个肉角一样的东西,故而得名“铁角兕”。

“好好好,你小子的功夫还未曾放下,难得!”

“独角龙”邹润试了试,觉得不错,开口夸奖道。

“与师兄自然是不能相比,对了,听闻师兄你加入了水泊梁山入伙了,怎的又回了登州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