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277章 谋战船许贯忠水门祭风,舍舟楫海阎王跳水逃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7章 谋战船许贯忠水门祭风,舍舟楫海阎王跳水逃生

那“神火将”魏定国步战指挥着士兵去攀爬海盗船,一瞬间,无数抓钩被抛了上来,这些钩子瞬间在所有海盗的视野里组成了一堵墙,没人能够透过这密密麻麻的钩子看到别的东西,好像是一团铺天盖地的虫子在眼前晃了一下。

还有许多的长梯,瞬间搭上了船帮,梁山军马们攀着绳索向上飞快攀爬,顺着一艘艘船继而把目光扫去,船帮上挂满了钩子,密密麻麻一层又一层,如同是千年榕树“万条垂下绿丝绦”!

“把它们弄下去!别人他们上来!”

这些海盗还抱着最后的希望,虽然此时搁浅在沙滩上,让他们进退不得,但是如果他们能够坚持到涨潮都不让他们登上船只,那就有可能逃走。

“啪啪啪啪!”

因为生存的欲望总是大过一切,那些起落的刀剑利斧旋风般的砍向各种绳子,瞬间就割断了十多条皮绳,紧绷的绳索一下子一个个蹦开,木制的船帮便从无数条绳子严密的包裹下露出来。

海盗们一个个纷纷去砍绳子,各式各样的武器起落,绳钩全都被砍断。

可他们发现,他们弄断绳子的速度根本比不过敌人们扔上来的速度,他们海盗在海上接舷战跳帮的时候,他们的绳钩玩的就很厉害,没想到现在被人家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

“给我狠狠地砸死他们!”

这些海盗也不是胆小鬼,见到梁山军马向上攀爬,各种远程武器,弓弩齐发,还有各种船上的重物都被砸了下来。

“别上了!推我的火器来,直接烧死他们!”

“神火将”魏定国这边阻止了兵马再度冲锋向前,直接叫士兵推出来了十几个“大箱子”。

魏定国号称“神火将”,善用火攻和火烧器具伤人,他此时就要用一件火攻法宝。

这十几个东西,都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猛火油柜”!

猛火油柜,是中国古代一种喷火器具,猛火油即石油,猛火油柜是用于军事方面最早的可以连续喷火的火焰喷射器。

远在两千年前,中国劳动人民就发现并使用了石油,古代原油称“石漆”,汉代班固的《汉书》之中也是有所记载的,而在唐代,石油叫“石脂水”,五代时叫“猛火油”,宋代则是沈括首次提出“石油”这一命名。

早在南北朝以后,石油被用于战争中的火攻。公元913年,后梁王李霸在山东杨刘发动叛乱,曾用“长竿缚布沃曲”,焚烧杨刘城的建国门,所用的纵火材料即是石油,成为石油用于火攻的最早记录。

前晋李存勖曾两次使用石油纵火剂燔烧敌军,击败后梁军的进攻,转败为胜。

到了宋代,火药用于军事后,中国军事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能连续喷火的火焰喷射器——猛火油柜,并装备于军队,构造部分及其原理与现代火焰喷射器相似。

据《武经总要》记载,它以猛火油为燃料,用熟铜为柜,下有4脚,上有4个铜管,管上横置唧筒,与油柜相通,每次注油1.5千克左右,唧筒前部装有“火楼”,内盛引火药,发射时,用烧红的烙锥点燃“火楼”中的引火药,然后用力抽拉唧筒,向油柜中压缩空气,使猛火洞经过“火楼”喷出时,遇热点燃,成烈焰,用以烧伤敌人和焚毁战具,或在水战时焚烧浮桥、战舰。

这种“猛火油柜”形制较大,很笨重,多置于城上。后来出现了一种小型喷火器具,用铜葫芦代替沉重的油柜,便于携带和移动,用于守城战和水战。

宋朝在京城汴梁设立了军器监,是专门制造武器的机构,下设十一作,其中就有猛火油一作。

魏定国最为常用的火器就是这猛火油柜,因为这东西喷火距离为5到6米,而且即便是在水上,因为石油可以在水面上燃烧,也是可以将其引燃的。

那些海盗们看到了“神火将”魏定国弄来了十几个铜制的“大柜子”,都不知道那是个什么东西,干什么用的,全都往下看,十分好奇。

“放火!”

随着“神火将”魏定国的一声令下,这猛火油柜十几个一齐向一艘战船喷火,瞬间就把那艘船给引燃了,从下往上烧了起来!

“妈呀!”

那些船上的海盗一个个都慌了神了,这火会把他们直接烧死在船上的!

因为同时是十几个猛火油柜一同喷火,这艘船做后基本上是触之即燃,基本上没有救火的余地了了,瞬间就是浓烟滚滚,那烟随风往上去,把甲板上的不少海盗熏的是喘不上来气。

这些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氧量往往低于人体生理正常所需要的数值,含有各种有毒气体,如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

正常情况下,当空气中含氧量降低到15%时,人体的肌肉活动能力下降,降到10-14%时,人会四肢无力,智力混乱,辨不清方向;降到6-10%时,人就会晕倒。所以对处在着火房间内的人们来说,氧的短时致死浓度为6%。而实际的着火房间中氧的最低浓度可达到3%左右。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