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278章 破来敌登州解围,募兵士饥民讨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8章 破来敌登州解围,募兵士饥民讨饭

戚继光的“鸳鸯阵”,通过分工配合,“因其材力而授习不同”的武器,降低了格斗难度,而“鸳鸯阵”可变为“三才阵”,根据作战需要,“鸳鸯阵”还可以再分合。

可以说,这是在短时间内把新兵训练成具备高昂战斗力的战士的最快方法。

但是,短板也是有的,鸳鸯阵有点类似于现代的特种作战,一队十二人只能同时对付一两名敌军,而且练兵成本很高,对武器供应、士兵协同训练都有很高的要求。在对付人数较少、单兵能力极强的倭寇时得心应手,但面对大批敌人时就会显得性价比不高。

二是鸳鸯阵在平原作战中优势锐减,鸳鸯阵主要用于在水网纵横的南方地区与倭寇作战,当年戚继光是在“夫南方山水林翳,地势最狭”,大部队无法展开的情况下,鸳鸯阵以五人、十二人为基本作战单位,机动灵活,适应复杂地形作战。

但在北方大平原上的大规模会战中这种编组形式并没有优势。

但是狄泉依旧可以以一个个鸳鸯阵组成一个大阵,通过更大的多兵种配合来作战,依旧好使。

对于士兵,提高战斗力的方法除了训练,就是纪律,在《纪效新书》中,能看到大量行军打仗的规定和禁令,这些规定几乎涵盖了军队中的一切活动,甚至连士兵晚上唱歌,都进行了详细的限制。

从这里,就能看出戚继光的治军理念了,在军队中个人的武力和勇气固然重要,但令行禁止才是强军的根本,也就是我们现代说的“铁打的纪律”。

除了强调军规军纪外,戚继光也很注重对士兵的保障和激励,戚家军采用的是募兵制,一个士兵一年的饷银在八到十两左右,并不算高,但除了保底工资外,士兵杀死一个倭寇的悬赏,却高达三十三两!

狄泉也是基于这个的启发,实行了他改进后的军功爵制度,使得即便是新兵,战斗力也能够快速成型。

“嵇仲,今天有多少人来报名了?”

狄泉也是亲自到了济州城视察招兵情况,同时看看这些兵员的素质都究竟如何。

“八百多人,其中不少都是年轻人,他们倒也不是没有力气干活,只是家里面田地因为战火荒芜,不得已拖家带口的出来,知道咱们这里当兵有饭吃有钱拿,还有安家费,都愿意来。”

狄泉的政策除了这些,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同时收容大量的女性进行养蚕缫丝制作衣物,以供军用。

这就变相的给那些青壮男性难民的家眷提供了点活计,让他们能够在此地立足,毕竟这个时代的农村妇女会织布那是必备技能,甚至是八十老太太,甚至男人,老头都会。

这样,对难民们的吸引力才够强!

狄泉四下看去,发现一个三十左右岁的男子,穿着两只已经咧开嘴的草鞋,浑身上下晒得漆黑如炭,虽然天气不暖和,身上穿的还是短衣衫,和其他饥民如出一辙,双手拉着一辆破板车,车上有一个干枯瘦小的老太太,身上只盖着一件单衣,冻得瑟瑟发抖。

估计那件单衣还是那汉子身上的,给老娘盖上了,尽管并不暖和,但也足矣证明此人是个孝子,尽管作用很有限,但也真的做了。

“儿啊,什么味道,这么香甜啊……”

那母子俩不知道饿了几天了,那老太太闻见了南瓜粥的味道,砸吧砸吧了没牙的嘴巴,睁开眼睛一看,两只眼睛白乎乎一片,明显是非常厉害的白内障,估计是什么东西都看不见了,所以看不见不远处的大锅。

“娘,这里有人煮粥,俺去给你讨一碗来!”

那汉子慢慢放下板车,安顿好老娘,搓着生了冻疮的双手,点头哈腰的到了征兵处那里,低声下气的恳求道,“这位大爷,求您舍一碗粥水给俺娘吃吃,老娘两日没东西下肚了,求大爷可怜!”

在那里登记的管事的见状说到,“我们这里招兵,看你身体结实,来当兵吧,管你饭吃。”

那汉子面露难色道,“爷爷,有话道,父母在,不远游,俺有老娘要养,当兵上了战场,万一折了性命,老母怎么办,求爷爷行行好,我有力气,愿意给爷爷当牛做马服侍!”

这汉子说完了就跪下了,男儿膝下有黄金啊!他就为了给老娘弄一口粥水吃啊!

“这……”

管事的也为难,虽然情有可原,这要是给了,那这些旁边的饥民看见,那可就都不干了,他也不可能一人给一碗粥吧。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能开这个例子。

“汉子,起来。”

狄泉走上前去,扶起那人,狄泉看他是个孝子,也愿意帮他一把。

“还不快快拜见我们狄寨主!”

管事的见是狄泉,立刻喊道。

“啊呀!小人无礼……”

“不妨事,你可会种地吗?”

狄泉问道。

“小人五岁下地干活,做了二十年长工啊,如何不会!”

“好,我有些蔬菜要人细心照料,就叫你来,每月给你十五两银子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