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水浒之狄家将 > 第291章 智多星谋取独龙岗,新将佐刺杀入敌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1章 智多星谋取独龙岗,新将佐刺杀入敌营

从后面朱仝三十合之上杀苟正可以看出,刘赟至少也和关胜打了三十合之上,能和关胜大战三十合之上,而没有落败,可知其武艺之高。

而且,在苏州城被攻破后,他又是唯一一个突围的。可见,刘赟的确是当之无愧的八骠骑之首,其实力起码也要有梁山泊上的八骠骑水平,否则早就死在乱军之中了,甚至他的水平很有可能更高。

而他祖上也不是凡人,乃是后汉开国的刘知远,乃是五代十国时期后汉开国皇帝。

当年刘知远,是徐州沛县人。他自幼聪慧,喜欢练武。父母为了满足他习武的愿望,不惜花重金聘请武师,教他武艺。后来,刘知远父母双亡,他变卖家产,到处拜名师,访高友,武艺突飞猛进,少有对手。

刘知远的武艺越来越高,但家里却越来越穷,为了生活,刘知远只好到本村李员外去做短工,挣几个钱勉强度日,李员外慧眼识英雄,有意将女儿李三娘许配给刘知远。他请邻居窦义为媒,选了个良辰吉日,给女儿和刘知远举行了婚礼。

李员外死后,他的两个儿子对妹夫刘知远心生歹意,派人暗杀未遂。刘知远失手打死人,只得逃走。

多年之后,刘知远发迹,夫妻父子团聚,李三娘苦尽甘来。再后来,刘知远当上了后汉开国皇帝,封李三娘为皇后,立咬脐郎刘承佑为太子。

这哥们凭借满身武艺博一条出路,结拜兄弟七人中,刘知远是大哥,老二是郭威,老三是史延超,老四是史延能,老五是苏逢吉,老六是岳元福,老七是马忠义。

但是这刘知远死后,刘承佑即位当了皇帝,他就是后汉隐帝。

由于刘承佑用人不当,被郭威篡权杀害,成了亡国之君。

虽然后汉的风评并不太好,但是刘知远的武艺没的说,他善使一口金刀,凭着“一马四刀”的绝技扬名天下。

“一马四刀”,是马背上的快刀刀法,刀快马急,走的就是狠辣的路子。

古人在战场上一般会斗将,而斗将一般都是马战,一马四刀形容的就是在两个人骑马战斗相遇的一霎那,瞬间劈出四刀,此招可以说是骑战技巧的巅峰。

凭借着这刀法,想当初刘知远面对朱温的梁军连败了朱温十七阵,从此刘志远一跃扬名天下!

后来他与李嗣源、郭威、杨衮、高行周等六人一起在鸡宝山设埋伏,准备击杀后期的第一勇将王彦章,在李嗣源战败后刘志远提着大刀来到了王彦章面前,他们之前就有过交手,刘知远被王彦章枪里夹鞭大吐血过,正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人大战了二十多个回合,刘志远发现自己还是斗不过王彦章,回马诈败使出了绝招“一马四刀”,结果被王彦章轻松破解了。

虽然如此,他也倒是并不难看,毕竟这铁枪王彦章天下之间也只有那“十三太保”李存孝能治得了他了,败给他并不能说丢人。

接下来高行周和杨衮车轮大战再战王彦章,最后在鸡宝山深处五龙二虎七位名将合力围攻王彦章,终于将王彦章杀得筋疲力尽,自尽而亡,因为这七个人里面,五个最后都当上了一朝天子,唯有杨衮和高行周并不是龙,而是两个虎,所以就叫五龙二虎逼死王彦章。

想当初,刘承佑于公元950年11月被郭允明杀死后,群臣决定立刘知远子、前开封尹刘承勋为帝。

这时,刘承勋正重病卧床不起,又改立刘赟为帝。

郭威进入汴州后请太后临朝称制,并决定迎立刘知远之侄武宁节度使刘赟为帝。

就在刘赟动身前往汴梁时郭威指使人假报契丹入寇,自己率大军出京迎敌,行至中途,兵士哗变,将黄袍披在郭威身上,拥立郭威为帝,然后转回汴梁。

刘赟行至宋州时郭威已抢先一步进入汴梁,逼迫太后下诏封自己为“监国”,总揽朝政大权,并以太后名义下诏废黜了刘赟,降封刘赟为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上柱国、湘阴公,又遣部将郭崇威到宋州将刘赟囚禁在当地。

刘赟作为后汉高祖刘知远的养子,未即位就被废黜后毒死,且葬处不明。

951年,郭威正式登上皇帝宝座,年号广顺,国号周,史称后周,而后汉从建立到灭亡仅三年,历二帝,是五代十国里最短命的政权。

而这个刘赟虽然和前人同名,但是却实在是当初卧病在床的那个刘承勋的后人。

虽然他们家是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不过祖上一马四刀的绝技倒是让他给学了去,所以手里的刀法不简单啊,手使一把九耳八环象鼻刀。

象鼻刀在刀类武器里面是貌不惊人的,既没有那份力量上的沉重,也没有寻常刀尖刀背上的锐利,刀头卷曲形状有些象鼻子之感,镔铁加精钢精心锻造而成的象鼻刀,外表镀上金粉,使其又有了金刀之名,稳重低调的刀锋下涌现出不少使用此刀,名声赫赫的实力战将。

比如当年的老将黄忠,虎痴许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