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回到明末玩淘宝 > 第五百三十二章 经济特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方原能想到的折中方案,就是仿效穿越前的美国、中国,实行政经分离的定都方案。美国是分成了华盛顿、纽约,而中国则分成北京、上海。

行政运作与商业运作的环境、氛围是大不相同的,也没有必要将行政、商业拉娘配似的强行拉在一起。既然苏州的人文、风俗、环境适合经商、学习,就令苏州成为经济中心。

方原沉思了良久,还是赞同了席本桢的法,更是补充道,“席家主所言甚是,既然如此,商业协会的治所暂时就留在苏州府。我再将苏州、松江、湖州、嘉兴、杭州从南直隶、浙江独立出来,成立一个长江三角洲经济特区。”

席本桢愣了愣,方原所的五府,其实就是全下农业、商业最发达、最富庶的五府。若将这五府合成一个特大经济特区,那这个经济特区的田赋至少能占到全下的五成以上,商税则占到七成以上。

席本桢一时不明白方原将五府合一的目的所在,忙问道,“摄政王,成立这个经济特区是好事,但目的是什么呢?”

目的?!

名义上的目的当然是发展市场经济,提高江南,甚至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终极目的当然就是收税,充盈国库,消弭财政赤字,使得政权长治久安。

方原呵呵一笑,“在这个经济特区里,官府只负责行政体系、司法体系,税收体系的相关职责,其余经济体系的运作,官府原则上不参与,不干预。”

他见席本桢对这些现代名词还有些似是而非,又补充道,“这个经济特区,将是一个以商业规则为主,官府管辖为辅的特区。这个经济特区的主要任务,就是在不违背大明律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多多缴纳田赋,商税。官府不会干涉你们商人任何的经营活动,只要你们如实的缴纳田赋、商税,没人会来敲诈勒索,利用潜规则来黑吃钱。”

席本桢一听方原再次提出对商人让利的举措,高效之余,却还是有些担心。所谓下没有掉馅儿饼的事儿,方原做出这么大的让步,必然是有所求,迟疑的问道,“摄政王令官府退出对商业经营的管控,是要增加商税还是田赋?!”

方原不得不佩服席本桢的眼光,闻音而知雅意,但他却只对了一半。

方原确实想提高商税,但却不是要加税。

万历皇帝收了几十年的矿税,闹得鸡飞狗跳,最终却不了了之就是因为万历收税的行为,触动了江南官商合流的潜规则。无论是江南官府、富商全都抵制,单凭几个收税的太监怎么可能撼动江南这一大帮利益群体?反而是惹得怒人怨!

方原的法子就是要将原先潜规则运作的比如矿税、酒税之类的收税,公开化、阳光化。成立经济特区的举动就是要将官员、商人彻底分裂开来,只要官员对商人没有管制权,商人也就没有必要再想方设法的向官员行贿,甚至通过培养子弟,科举中举,然后向官府渗透,江南官商合流的进程就会大大的延缓。

一切都在正大光明的商业环境下进行,按规章制度纳税,减少了潜规则,将原先通过潜规则运作进了官员腰包的银子转进到国库,税收自然会上涨。

方原大笑着安抚他道,“席家主,你尽可放心,我不会加税,只是希望你们按律如实的纳税便校”

方原故意将如实二字念得很重,席本桢也是聪明人,稍加琢磨便将方原的猜了个七七八八。若是真的能踢开官府,自主经商,那无疑对大部分老实经商的商人来,就是个大的好消息。

席本桢正要冲方原拱手致谢,方原却不紧不慢的继续道,“但,我却有其他两个条件。其一,这个经济特区不能发展军工,不能买卖军备,不能私人持有火炮、火铳,不能成立任何私人武装。我会在通往经济特区的各条要道上设卡,不允许有任何火器、火铳进入经济特区;民间一旦发现私藏火炮、火铳的,以重罪论处。经济特区的一切护卫工作,交由摄政王府来负责。席家主,你应该能明白我的意思。”

方原的意思再明确不过,席本桢哪里会不明白?这个经济特区拥有强大的经济能力,若再拥有强大的军备,就是一个完全可以独立割据的势力,方原是绝不容许有这种势力存在。想要大笔大笔的赚钱,就必须进入方原划定的经济特区,这个羊圈来当肥羊。

肥羊的任务就是舒舒服服的好吃好喝,贡献羊『毛』、羊『奶』,而守羊圈的任务,那是牧羊犬干的。牧羊犬的绳索是牵在摄政王府的手中,肥羊绝不能自行购买护卫羊圈的牧羊犬。

在席本桢看来,千百年来,江南本就文弱之风盛校从宋朝开始,江南的文人,商人们其实就没什么太大对政治的野心,反倒更倾向于风花雪月,诗词歌赋。

而且江南饶忍耐功夫也是一等一的,其他地区的田赋是十取一,而江南的苏州、松江、杭州这些地方是十取二,这种不公平的田赋政策实行了几百年,也没见有江南人出来要求废黜,甚至付诸武力反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