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飞越三十年 > 第1209章 算无遗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如果一开始就在北方呢?天寒地冻的,你也没有路引,你知道以前这个路引吧?”王真似乎是看出了他的心思,换了问法。

“我知道,通行证吧...”

李建国笑了笑,儿子说的东西可不光是给个名字,还结合现在他知道的那些事物,理解起来很容易。

“其实在哪开展工作都是一个思路,就是找手下,折服他们,搞生产,平时弄些小发明,像冬天,就可以用冰做透镜,有种做透镜的方式,可以很节省材料,起火也方便。”

“用冰啊!”

“天冷就用冰,...因为玻璃不可能一开始就造的,后面造是可以用来做贸易,当然也会有。这里考虑到的是能力,比如说就一个人这样子,白手起家,......像点火制盐,我们知道的便捷方法是常识,在别人眼里头,都是不可思议的仙术了。”

李建国眨眨眼,“拉队伍比较容易。”

空气中飘过大大小小三十八个呵呵...

“呃,如果在海边,就可以考虑晒盐之类的,像北方冬天,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那个海面上浮冰基本都是淡水,...”

“会吗?”

“很可能的,我们是知道在水变成冰这过程里头,那些盐份就已经析出来了,如果说尝起来有点咸,是因为后面海水溅上去凝固的表壳。这一点其实也可以利用到增加产盐的效率,古代来讲,盐算是硬通货了,是生活必需品......”

“是,我们困难的时候还扒了老房子的土浸盐。”有人接口说道。

李建国看那谁。

“井岗山的时候,后来也有,当时被蒋军封锁,什么都进不来,最难的时候就是从厕所墙上刮硝制盐,那....嘿嘿...”

“那个盐...是亚硝酸盐,有毒的。”李建国叹了口气。

“那时候哪管得了那么些,不过也确实不知道,真的有白盐,也舍不得吃,洗伤口要用......”有人跟着叹气。

“所以盐,”李建国停顿了下,“其实也是战略武器,...重金属盐会要人命的,让人....得很多病......”

这话听得对面也跟着停顿了,心里不由后怕,若是当年蒋光头也知道这个,估计后果不堪设想。

李建国也没去看大家的表情,接着说道:“盐铁茶都是很重要的,但铁不能拿去交易,这个另有用处。”

“盐这个用处也多,消毒杀菌,做腌菜,生理盐水之类的。”

“所以冬天如果在大降温之前,就把盐田灌上海水,上面一结冰,就取来当淡水用,最下面一层其实就是盐囟了。”

李建国说得也是简明扼要,没有去挨个问你是不是知道的意思,反正肯定是有人不太清楚。

“哦?”

“对的,因为盐水冰点在零下二十度,另外在海边也是缺淡水的,这个办法可以分离。如果说晒盐,冬天的话,其实时间都很长,这个可以增加生产效率。”李建国看看大家,“盐池表面结了冰,直接就拿网兜捞起来,其实也很方便。”

一片叹息声。

“海陆丰那边......唉...”

“这个要官营的,你怎么运呢?”

能在这桌边上坐着的,都是读过史书的,知道古代要发家什么重要,甚至都别说古代,年轻时为这个物资供应真是愁白了头。

“看年代吧,比如可以装在神像里。”

李建国看看大家,“包一层蜡,然后在泥像里塞一些,古代没人会随便砸神像,除非你弄错了他们的信仰,对了,头部就算塞了也别用,因为这部分很费工,可以以备不时之需......”

“厉害!”

王真忍不住出手比了个大拇指。

李建国看看他:“也还好,大家想法都差不多,我们不就是在那个里找到黄金的?”

“用身不用头那个最厉害。”陈去接着夸。

不止是用神像做伪装的点子,光是这个细节就不得了。

神像其实是倒模出来的,最麻烦的正是头部,你弄个光头,那就是佛,加个发髻就可能是道,还有五官眼眉,如果一个工要三天,光头脸就得占一多半。

而且到了一个地方,也可能还要转运,有可能还要做别的东西出来。

倒是没人问如果李建国回到那年代,在江西的山上怎么办,估计也会说还是渡海,反正一脑子门子都是知识,开局这么重要,当然是得好好捡个地点,下棋都知道金角银边草肚皮,不然为何不远万里去陕北?

“对,那如果不小心摔了怎么办?”

“盐不要弄得太白,混点泥其实谁也看不出来,还以为是沙子,这是为了最后再加工方便,水一浸,把底下的沙滤掉,再放锅里烧干就好了。弄蜡是为了分离方便。其实泥像这种里头,放一点丝网可以增大强度的,以前人是拿草,类似钢筋的作用,刚才说那个用冰作透镜,这里头也可以加几条丝线,棉线什么的都可以弄成网格,......”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