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上辈子,下辈子 > 第276章 动荡的时局;道德的压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章 动荡的时局;道德的压力

上辈子

李泌的意思很明显,就是任由局势发展,直到玄宗面对现实,才能让他有一些清醒,目前这个阶段,做什么都是无用功,指挥徒增玄宗对自己的厌烦。

李非思前想后,好像也只能如此,便放弃了和杨国忠的对质。

安禄山也一直在关注着战事的发展,不断在玄宗身边讲述自己的见解,玄宗将李非的说法说给了安禄山,他一听,连忙说道:

“臣觉得李非说的不对。”

“哦?那你的意思是什么?”

“臣觉得,狗急尚能跳墙,李适之只有一个甘州可用,一旦被围,他一定会和吐蕃勾连,李非还是在为李适之开拓。”

“那你给朕说说,下一步,该怎么用兵?”

“要是按臣的意思,此时郭子仪应该趁李适之立足未稳,直取甘州,吐蕃的兵力目前尚且分散,还有张守珪那里的压力,肯定不敢贸然和我大唐交兵,他们只是在等李适之搅动风云。”

“这一点,你倒是和李非的意见一致。”

“所以,臣还是觉得下旨,让郭子仪北上比较好。”

玄宗此时倒是表现出了少有的冷静,想了想说道:

“那就暂缓几日,看吐蕃到底意欲何为,如果他们只是按兵不动,那便让王忠嗣他们取了甘州!”

“陛下,战事不可久拖不决,现在已经错过了追击李适之的最佳时机,郭子仪不能审时度势,虽可以逞一时之勇得了胜仗,但战场之上瞬息万变,应变不足可能最后兵败垂成,所以,圣上可以将他换下最为稳妥。”

“那李非呢?”

“李非虽然号称通神,但他无战场经验,只靠凭空遥指,臣还是有些担心。”

安禄山的一番话,说的玄宗有些心动,但战事已经进行到现在,他也想看看李非背后的神通到底有多大的能耐,所以安禄山的建议暂时就被搁置了。

几天过后,李适之大军逼近甘州,由于甘州只有临时的三千守军,自知不敌,再次弃城退往肃州,李适之大军在甘州驻扎,静待时机。

王忠嗣得知郭子仪大胜之后,担心一旦黄河汛期到来,灵州和丰州不能及时回防,便将手中的兵马一分为二,一半过黄河与郭子仪汇合,一半返回灵州驻扎。

原本在西州的一万多兵马经过长途跋涉,也已经抵达肃州,郭子仪的兵力得到补充,这才腾出手来准备北上取甘州。

可就在这时,吐蕃突然大范围调兵,在鄯城周边集结了十五万的兵马。郭子仪不敢怠慢,攻取甘州的计划再一次延后。

李泌的建议依然是以静制动,只要吐蕃敢进军河西和陇右,张守珪便直接发兵,荡平吐蕃的大后方,然后和王忠嗣一起,对李适之、吐蕃两股势力进行围剿,这样便可一劳永逸,李非接纳了他的意见。

可吐蕃虽然已经陈兵,但依然派信使向玄宗解释,他们只是担心李适之犯境,所以才重兵把守河西陇右之地,李非看后有些哭笑不得,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所以,他给李季卿和张守珪去信,让他们做好战前准备,大战可能一触即发。

很快,张守珪那边也传回了军报。南诏王因为受辱,直接起兵攻打南郡并得手,杀了太守张虔陀。张守珪正准备分兵再次征伐南诏,问李非的意见。

李非并不想再生事端,想让张守珪再次对南诏进行安抚,与此同时,南诏使者入京面见玄宗,说他们并不想和大唐决裂,只是因为张虔陀恶语侮辱南诏王妻女,且不断对南诏进行打压,杀了他是无奈之举,南诏愿意归还城池和劫掠的物资,并给以赔偿。如果大唐以此问罪,南诏只能依附于吐蕃。

玄宗举棋未定,安禄山说南诏蛮族之言不可轻信,太宗语:畏威而不怀德,只能靠兵力征讨强行使其臣服,不然大唐颜面无存,玄宗便令张守珪分兵先对南诏征讨。

李泌得知消息后,扼腕叹息。

入夜,李非终于再次见到神明。

++++++++++++++++++++++++++++++++++++

下辈子

魏坚在最新的更新中写到,韦坚和太仆寺少卿杜绾交情深厚,杜绾曾经给韦坚在宫中提供车马便利,有一次韦坚让杜绾提供两个车队,说是为了运送李林甫遗留在宫中的一些书籍杂物,这本是逾越规制之举,没想到杜绾竟然也给开了绿灯。

牛倩倩一下子想到了李霅之死,连忙把这个消息告诉给了李飞。

李飞找到魏坚,问他具体发生的时间,魏坚说自己也记不太清楚,只知道当时梦中韦坚一脸的得意,说自己在李林甫的治下各个部门畅通无阻,颇受人们尊重。

李飞问魏坚:

“那个韦坚不是一直在门下省受到李林甫的压制吗?”

“压制不压制我不知道,好像韦坚只接受李林甫一个人的命令,私下帮他做了好多事,但韦坚都没有给我说明白,有些只是随口提了一下,我便都记下了。他还说他和李林甫有什么亲戚之类的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