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穿越之毒医归来 > 第261章 招募大会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三日后,是逸雪医馆选坐堂大夫的日子,这让因着前段时间的灾情冷清下来的盛阳城内,再度热闹了起来。

“赵老的这个小徒弟听说是个还没及笄的小姑娘,这也太小了,就算是从生下来就开始学医,这才多少年?你们说,她真有传言中那么厉害吗?”

“你不信你哪来的回哪去不就行了?”

“哎,你这无缘无故向着这新医馆说话,该不会是收了那小姑娘的好处费吧?”

“呵,祸从口出......”

无论如何,陆慕雪的身份摆在那,有人这么一提醒,周围人也都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一下子都散了开,再没人同那人接话。

而就在此刻,人群的外围一个浑身散发着恶臭的男子冲开人群到了医馆门口,这人操着一口闽南口音,嘀嘀咕咕的想要挤到医馆门口来,看样子他还不晓得这些人聚集在这医馆门口作甚。

“劳烦让一让,让一让......”

那人暴露在外面的皮肤已经严重溃烂,不少地方还流着黄脓,他这个样子,人们甚至连他的五官眉眼都分不太清楚。

这么一看,估计他身上的气味就是因为那些黄脓吧!

他这么一叫喊,原本围着的人们一下子就给这人让出了一条路来,捂着鼻子闪躲的速度那叫一个迅速。

那人跌跌撞撞地冲到医馆门前,作势就要叩门。

“喂,你这人,病糊涂了吧?”

“这位公子,你这怕不是病糊涂了吧?你抬头看看,这家医馆连牌匾都没挂,还没正式开张呢,里面哪里会有大夫给你看病,你敲了也是白敲。”

“对对......还有,人家这店面是新装潢好的,你满手的脓包,直接敲人家的门,不合适吧......”

一时之间,议论四起,说什么的都有。

听到这些言论之后,那人低头看了看自己满是脓包的手,悻悻的把手收了回来:

“我......我一时着急,我原本是要去赵氏医馆求见赵老神医的,但是半路听闻赵老神医今日在这边,就赶忙来这边求见的呐......”

这下那人是敲门也不是,不敲也不是。

有人说风凉话,自然也有不少人,毛遂自荐的。

“我本就是大夫,今日是听闻逸雪医馆招驻店大夫,才来的,恰巧,我碰到过类似的病例,既然今日碰上了,不妨让在下把个脉......”

只见一四十岁上下的白袍男子上前作揖,那人听此话,激动的就要给那白袍男子下跪,那白袍男子竟也没有嫌弃,赶忙将人扶住。

就在这时,逸雪医馆的大门缓缓打开了,出来的是名男子,看长相应当是这医馆的掌柜的了。

“各位,我家东家临时有些事情需要处理,故原定于一刻钟后的考试暂缓一个时辰,实在是对不住了......”

出来说此番话的不是别人,正是小掌柜王梅。

当时便有人不乐意了,开始小声嘀咕:“这怕不是已经有内定的人选了吧?定了就定了呗,早说啊,让这么一群人等着,耍猴吗?”

当即便有一小部分人悄然离去,不过今日来的人多,走那一小部分并不明显。

但是这一幕还是被王梅注意到了,不过他并没有表现出什么异样来,而是继续道:

“虽然我家东家有事暂时到不了,但是已经听闻了这位公子的情况,鉴于本医馆尚未正式开张,且店内并没有坐堂的大夫,暂时无法接收您,但是今日来的各位都是大夫,若有人愿意为这位公子问诊的,我们医馆可以为这位公子提供一个相对舒适的治疗环境,还请诸位移步馆内。”

这话一出,相当大一部分人后退了,要知道,就这男人身上的脓疱来看,很有可能是天疱疮啊,那玩意碰到就会被传染的啊!

这要是医馆的正主在的话,他们还有展示展示医术的必要,如今正主不在,这还去逞什么能呢?于是至少三分之二的人留在了医馆外,殊不知,正是此时的一念之差,让他们被逸雪医馆拒之门外。

当然,有退后的,自然就有愿意进去的,只是,今日原本前来报名的医者少说也有千人,然而愿意进到医馆内的仅有300多人。

进去的大夫们并没有围在一起,有几位长者轮流给那男子把脉,还有的去开窗户通风,还有的捣鼓着自己的医疗包里的药材,似乎是想配药。

医馆内有小厮忙活着为病人端茶倒水,一切都是那么的有秩序,一点不显慌乱。

很快,那几位给男子把过脉的大夫便下了诊断,这男子得的不是天疱疹,而是湿疹的一种,那大夫称之为急性湿疹,这种病就是看起来严重,但不会传染,几人很快便确定了药方。

众人今日毕竟是来竞聘的,大家身上只带了常用的工具等,药材方面确实没有准备的那么齐全,于是那男子给掌柜的王梅叫了进来:

“王掌柜,这是大夫们给开出的药方,目前医馆内是否准备有药材?”

王梅听后有些难为情:

“有,有药材,就是如今东家和赵老都不在,医馆内也还没有正式的坐堂大夫,小的就是一个掌柜的,你要让在下算个账什么的还行,抓药这种事情,小的不会啊!”

“哎呦!王掌柜您就行行好,在下这是来京城找亲戚的,不料在半路染了此恶疾,这下也没好意思去亲戚家打扰,就匆忙来求医的,在下是经商的,最不缺的就是银子,只要医馆愿意为在下提供药材,有大夫愿意为在下配药,小的愿分别支付医馆和大夫五百两银子作为谢礼......”

男子这么一说,人们顿时便沸腾了起来,五百两啊,多少人一辈子都挣不来五百两,今日给人配个药就挣来了,有了这五百两,他们完全可以回家置田置地,潇洒一辈子,还来这当什么坐堂大夫啊?

一时间人人抢着为那男子配药,王梅都插不上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