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都市 > 娱乐:让你救场,你一人分饰七角 > 第622章 明成祖朱棣始亮相,威慑全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22章 明成祖朱棣始亮相,威慑全场

“苏导,您来了。”

陈涛在《大明风华》的剧组一看到苏秦过来,就立即起身迎了上去。

这段时间以来他跟着苏秦混,混得越久越见识到苏秦的强大,对苏秦佩服得那叫一个五体投地。

而苏秦今天的安排,便是上午拍刘培强,下午拍明成祖朱棣,晚上指导拍摄汉武大帝。

他在多个截然相反的角色之间的转换,已经到了让人无法望其项背的地步。

苏秦都没有过多废话,说道:“咱们时间紧任务重,我先去上妆,你继续按照你的拍摄进度先拍其他镜头,半个小时候开始拍我的戏份。”

他迅速转入化妆间,递出一张“明成祖画像”。

“你们就按这个妆造给我上妆,给我更衣,我要百分之百复原画像上的明成祖朱棣。”

化妆师仅仅是看了一眼那张画像,就有种灵魂被震慑的感觉。

实在是因为,画像上的那位皇帝的威压,实在是太强大了。

仿佛多看几眼,自己就会被那位皇帝的龙威碾碎了一般。

一股由心底升起的畏惧感,居然让她们有种想要臣服下跪的感觉。

苏秦今天要拍的大明风华的故事背景,是明成祖驾崩之后,大明王朝进入争夺皇位的时代。

如果是原来那个时空的时间线,?1368—1398年间是明太祖朱元璋在位。

朱元璋作为开国皇帝,建立明朝,推行“洪武之治”,严惩贪腐,废除丞相制,强化中央集权。

通过一系列措施,把一个被元朝控制了近百年,汉朝种族几乎被团灭的天崩开局,重新凝聚成一个大一统国家。

然后便是1398—1402年)间,?建文帝朱允炆在位。

他推行削藩政策引发“靖难之役”,被燕王朱棣篡位后下落不明。????

而大明风华这部历史剧的时间线,就是明成祖朱棣夺权成功,正式登基的公元1402年。

朱棣在位期间,先是迁都帝都,然后是五次亲征蒙古,编纂《永乐大典》,开创“永乐盛世”。??

但是在这个时空,由于考古文化的大量缺失,现代人只知道历史上有个明朝,

但是并不知道整个明朝的历史,对其间发生的波澜壮阔的战争更是一知半解。

之前苏秦自己发掘出来的《永乐大典》残卷,也都成为这个时空的人们了解明朝的重要证据。

现在苏秦要做的,就是通过大明风华这部历史剧,给这个世界的人一个完整的明朝时间线和大事记。

在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后,朱棣终于成功了。

他以北平的一隅之地,成功将坐拥天下的大侄子给赶下了台,正式进军皇宫,可谓是意气风发。

相比之下,藏在皇宫里的朱允炆直接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疯狂地向拥护他的臣子求助,可等来的却是一个又一个的坏消息。

有武将告诉他,东西两处城门已经被燕王买通的太监偷偷地给打开了,朱棣大军即刻就到,应天府已经完了。

在听到京师即将沦陷后,朱允炆彻底绝望了。

可此时黄子澄却一个进步冲了过来,原来他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所以便提前预备下了五千御林军。

只要能成功护送朱允炆出京,那打着建文皇帝的名号必然能再次拉起队,继续跟自己的四叔朱棣再次争夺皇位正统。

然而,有一名武将的消息直接击碎了黄子澄的布局。

原来在朱棣大军上午攻城的时候,五千御林军已经走散,或者直接就投诚了。

现在的他们已是瓮中之鳖,无兵可用,毫无反抗能力。

但是黄子澄紧接着又贡献一计。

“皇上,臣还有办法,高皇帝殡天的时候请田先生刘伯温留给朱家子孙两件宝物,或许还有求生之道。”

朱允炆听到爷爷还给自己留了这么厉害的法宝,他可高兴坏了,他马不停蹄地来到了洪武皇帝的画像前,顺着朱元璋手指的方向,他立马就让小弟们挖了起来。

片刻之后,一个颇有年代的盒子就被挖了出来。

他满怀期待的打开盒子,没想到竟然是一件僧衣跟一把剃刀。

看着这两件所谓的“法宝”,朱允炆也明白了爷爷的意思。

既然他这个皇帝当得不合格,还不如卸下这个沉重的报复,把江山让给四叔换自己一条命,也是笔不错的买卖。

从此,建文皇帝的身影便在一片大火中消失的无影无踪。

而此时的朱棣已经踏入了破别已久的皇宫,即将成为另一个时代的开拓者。

在简单的跟画像上的老爹打了个招呼后,朱棣便开始清洗建文朝的旧臣。

可在这之前,他得先确保自己皇位的合法性,所以他便找来了当时读书人的典范方孝孺。

苏秦的对手戏,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其实当他化完妆出来,就已经深深震撼了片场的工作人员。

“我去,这就是明成祖朱棣么,这也太威猛了,身上自带一股霸王之气,给人不怒自威的感觉。”

“完了,我突然想给他跪下是怎么回事,他不会真的被朱棣皇帝附体了吧?”

“我的天,我感觉一个古代皇帝在我眼前复活了,这真的是苏秦导演?这是明成祖本人吧?”

“太牛逼了了,太震撼了,单凭苏导的这个妆造,这不历史剧已经成功了百分之八十。”

苏秦越过众人,来到方孝孺面前,居高临下地向他发出邀请。

“方先生,帮我拟一篇登基的诏文,安天下人之心。金山银山,高官厚禄,就在先生笔下。”

作为一个皇帝,能这么心平气和跟旧臣讲话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但是朱棣又必须利用方孝孺拟这道登基诏书,借此来拉拢天下读书人的心。

可方孝孺一直都是朱允炆的爪牙,即使原主已经不知所踪,他也依旧要恪守为臣的本分。

面对朱棣递出的橄榄枝,他不仅不接,反而破口大骂,结果就是被朱棣旁边的朱高煦一脚踹翻在地上。

朱棣虽然没有生气,但是他突然加重的语气。突然加大的音量,就足以让方孝孺和一旁的场务工作人员,都为之胆寒。

“方孝孺,你就不怕朕诛了你的九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