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完全没有负罪感,也不带犹豫的。
如果说肯尼斯的事情是出于他的报复心理,那后边的事情又该如何解释?
一打架怂得一逼,不打架吧又叽里哇啦吵得要死,时常自卑又爱炸毛,可以说是一个鲁莽又混沌的小少年,完全符合塔兹米心目中的『普通人』的印象。
然而,韦伯召唤的对象是亚历山大大帝,是那位征服王,外粗内细胸怀豪迈。
他不仅容忍了这么烦人的韦伯,也一直在引导和肯定他的优点,比方说脑子好用、学习能力强等。
就是因为这段亦师亦友的关系,让当时处于混沌状态的韦伯看到了英雄的豪迈磊落,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追求,所以才有了后来韦伯的成长,有了未来的『埃尔梅罗二世』。
在意识到自己当年的无能和卑劣后,韦伯没有否认也没有逃避,而是直面了自己的过错,把那些自卑沮丧悔恨压在心里挣扎着前进。
韦伯既不是圣人也不是完人,只是一个在地上仰望太阳的普通人。
不仅是追逐大帝的理想,也一直在为当年对老师做过的错事赎罪,也在像当年大帝引导自己一样,引导着年轻的学生们。
借着上帝视角,塔兹米将韦伯的人生经历看穿了个七七八八,最终在心里完善了名为韦伯·维尔维特的总体印象。
如果不是因为有『埃尔梅罗二世』做打底,塔兹米都有换一名御主的想法了。
师生问题暂且放在一边,再来说说和塔兹米有关的事情。
因为那篇『卡巴拉』论文,塔兹米的阶位从『末子』升级到了倒数第三的『开位』。
如果不是因为他才刚入学几个月,并且一下子跳五个阶位太过于耸人听闻,不然塔兹米完全可以靠这个新的『魔术基盘』晋升到仅次于『冠位』、『色位』的『典位』位阶。
因为塔兹米说想要再沉淀一年时间,所以『君主·巴鲁叶雷塔』主动为他压下了晋升『典位』的升格仪式。
还有关于一些政治斗争的事情就不多提了,因为有近乎完美的气息遮蔽,基本上没人能找塔兹米的麻烦。
抛开周围的人际关系外,在此期间塔兹米也顺利的收集到了一些『圣遗物』的情报,其中就有几个适合肯尼斯的圣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