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现言 > 重启人生之活成宠儿 > 第172章 姜大哥怎么走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得不说,杜赞是一个风度翩翩,非常有修养的男人,他拉着自家老婆的手,走过来向大家打招呼。

季雅把手搭在程瑾和刘晓晓肩上,“老公,这是我今天遇到的有两个有意思的妹妹,程瑾你认识的 ,这位是刘晓晓, 也是很爽快的一个人。”

杜赞嘴角带笑,心里诧异的了不得,女人的友谊还真……是让人琢磨不定。

再次见到程瑾,杜赞心里五味杂陈,知道了这位最近干过的风光事,也不敢把她和自己儿子看作同龄人了,脸上带着恭敬,“程瑾你好! 刘小姐好!”

程瑾微笑点头!

“老公,明天从你的律师团队里找个厉害的过来,帮这位嫂子打个争夺抚养权的官司!要最厉害的,项律师有空吗!任律师也行!”

“好 ,你的事优先!”

看得出 ,杜赞很宠爱季雅!

季雅被老公领走的时候恋恋不舍。

“咦!可算走了,短短的这段时间,我胳膊的鸡皮疙瘩都起了好几层,简直是腻死人不偿命!”

忙完这边的事,程瑾跟着刘晓晓去了胡同大杂院。

别看这些大杂院现在已经很破旧了,以前可是正正经经的四合院,放在清朝时,这里是内城,只有八旗子弟才能住,从院墙上残破的青砖屋瓦,还能看到当年气派的影子。

历史变迁,特殊时期很多富贵人家匆匆逃离,留下了许多空置四合院,随着进京务工的人员越来越多,这些四合院就变成员工宿舍,产权归街道和集体,大多数住户是以租赁的形式住在这里。

还有一些是院子的主人,经济下滑,不得不把房子租出去赚生活费,四合院逐渐演变成了大杂院。

刘晓晓居住的院子,里面住了10户人家,一圈东西堆的满满当当,红砖地面有些坑洼,院子一圈搭满了窝棚,要说这些窝棚也见证了一段时期的历史。

76年闻名全国的大地震后,周围几个城市的人们都被震怕了,尤其是住在这种老旧平房的住户,纷纷用轻质的木料、毛毡、防雨布在空旷的地方搭建地震棚,着实在里面住了一大阵子,这些建在四合院里面的地震棚后来变为厨房、储物间、煤房,也为四合院变成大杂院出力不少。

院子中间有一棵大枣树 ,枣树下面,几块红砖支撑起一块老木板,就是一个小桌子。

桌子旁边的柴火炉子上温着水,刘晓晓娴熟的用火钳子夹起一块边角料木材扔进去,火苗瞬间大了些。

“很少来我们这种大杂院吧!有点乱,不过我们已经很用心的规整了,人多没办法!”

“不乱,而且很干净,很有生活气息!”

程瑾说的是真心话,院子里的红砖颜色清晰,应该是早晨用水冲洗过了。

大枣树下面种着几盆绿植,还有一盆是染指甲的凤仙花,一个大水缸里养了几条大尾巴鲤鱼,缸底撒满硬币,中间最宽敞的地方,半空中吊着个篮球框,这就是孩子们的乐园了吧!

另外俩大妞, 一个叫南鸽, 一个叫大妮 ,住隔壁大杂院 ,几个人年龄相仿,经历相仿,从小玩到大,情同手足。

二人从里屋抱出茶盘,放在水龙头下仔细的用盐搓洗着上面的茶渍。

不一会儿,水开了,茶杯洗的白瓷发亮。

“我们这里没什么好茶,这些蒲公英是院子里的老人自己晾晒的,很干净!”

白瓷杯里的蒲公英花朵摇曳生姿,绝不比那有名的菊花差。

黄玲从屋里出来,捧着一小盆大枣和炒豆子。

“这些大枣就是这颗老树接的,快尝尝!”

程瑾拿起一颗咬了一口,红枣个头不是很大,不硬不软,晾晒的刚刚好,“很甜!”

“嗯,这棵枣树有40多年了,每年下的枣大伙分,我家孩子多,都照顾我们,不过估计明年就没有这么多枣子吃了。”黄玲可惜的望望老树。

程瑾抬头,才注意到大枣树顶部有烧焦的痕迹,应该是暴雨天气被雷劈到了。

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聊着天 ,晓晓时不时看程瑾一眼,就怕程瑾把天聊破了,如果现在把添添的事露出来,无异于给嫂子心上一记重拳。

程瑾主动给黄玲把了脉,脉位沉,弱而无力,“嫂子 ,气虚体寒,忧思过重,而且今年春天的一场重感冒,一直没有去根!”

黄玲很是吃惊,对方不是问,而是直接肯定她今年得过重感冒,刚才听着晓晓对这姑娘医术的夸奖,说的那么夸张,她只当是为了让她开心了。

“你的医术很好,我陆陆续续看了好几位大夫,很少有大夫能看出我今年春天得过重病! 我信你!”

“嫂子,这可是我最有能耐的朋友了,是真的很厉害吧!”

晓晓脸上是真的骄傲,任谁都能看得出。

上学的时候不懂珍惜,总对大人的唠叨转头就忘,走上社会才知道,那一张轻飘飘的红本本是多么有分量的敲门砖,可惜她没有。

程瑾拿出纸笔写下方子,“嫂子,你们这边离回春堂不远,去那里抓吧!那的药我了解,品质都还不错!价钱还便宜公道, 一天一副药,连喝七天就差不多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