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他,浑然物外,动作如行云流水,潇洒洒脱,一举一动,充满了特殊的韵味,令人回味无穷。
说时迟那时快,眨眼间的功夫,笔锋已经将“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四者尽数勾勒完毕,最后的“符胆”也即将完成。
符箓之中的符令通常由“符头”、“主事神佛”、“符腹”、“符脚”和“符胆”五大要素组成,以人比喻的话,“符头”好比一个人的头;“主事神佛”就好比一个人的思想和心脏;“符腹”就好比一个腹部的肠胃,是制符者书明符咒作用的地方;“符脚”就好比一个人的脚;“符胆”则是一个人的肝胆,一个符令若没有符胆就好像门没有锁一样,归属权指不定就被篡夺了。
因此,符胆对符令而言有深足轻重之地位。
呼!
只见笔锋流畅游走,勾勒出完整的符令。
整道符令看起来浑然天成,不见丝毫匠气。
而在笔锋落定的刹那,红白相间的纸条四周好似有清风吹拂,明明是平平无奇的东西,只是被赤惊浪画了符令,竟然慢慢浮现出一道神圣气息,隐隐间有一层不凡的宝光在字迹之中流转。
再细观符令的笔划,真真是灵性兼备,神异不凡,多一分则累赘,少一分则不足,简直堪称完美无瑕。
赤惊浪放下毛笔,望着眼前的纸条,清晰的感觉到有种不凡的气息在符令中盘踞,明明他没有懂用丝毫的超凡力量,只是画了几笔,却真的令这张纸条成了一张神异不凡的半成品符箓。
这便极为得不平凡!
要知道,对于刚接触此道的新手,乃至是绝大多数的制符师而言,制符都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非同儿戏,因此在制符时,会严格遵照制符的流程,精选制符的材料和工具。
哪怕是技艺高超的制符师去制作不入品级的符箓,也不会有丝毫的疏忽大意,毕竟制符非同儿戏,
而如果任何一个制符师看到赤惊浪的准备工作,和他制符的手法,只怕都会嗤之以鼻,十分不屑!
说不定还会有杠精,大叫着“你这样要是制得出符,我就怎样怎样”,从而触发真香定律。
说到底,是赤惊浪玩的太花了!
他第一次制符,并没有循规蹈矩,而是以道书中“一点灵光即是符,世人枉费墨和朱”为总纲,结合了道门极为小众的专修“先天符”的流派的制符理论精华,创新而成。
所谓的“先天符”,是区别于“后天符”提出来的。
按照那个名字都残缺不全的制符流派的理论,“先天符”讲究一笔而成,以一点灵光制作符令,“后天符”就是主流的制符手法,仪式规矩颇为繁杂,两者相比,“先天符”虽然制符快速,但却难度太大,而“后天符”则刚好相反,效果方面却没有太大差别。
所以发展到今日,“先天符”已经是名不见经传,如果不是禅宗的藏经阁里还保存了这个流派的制符理论,只怕真就彻底消失在历史长河中了。
不过尽管赤惊浪成功复现了“先天符”的制符技巧,可眼前这张符箓还仍是半成品。
距离最终的成品,还缺最关键的一步。
只见赤惊浪食指与中指并直,大拇指扣到无名指与尾指之上,正是剑指,心中存念,鼓动那一点灵光,将剑指点在印符之上。
这是在给符箓点灵加持!
用通俗易懂的话讲,就是在开光。
道书谓:“符无正形,以气而灵。”
就是说符箓不得点灵加持,便不是一道完整的符箓。
点灵加持就好比是给汽车加油,充电,做好保养。
没有这道程度,哪怕之前的程序做的再完美,制作的符箓也终究是不堪一用的死物而已。
而随着剑指在符箓上点了三下,赤惊浪分明清楚的感觉到,佛心印内的先天一炁骤然涌动,分处一缕来,化作三份,径直没入符箓之中。
但与此同时,也有一股异样的力量自符箓之中涌入体内,没有冲向丹田,而是径直进入佛心印之内。
佛心印微微动弹了几下,竟是再没有多余的东西,任由来者在其内没入先天一炁之中。
赤惊浪定神一看,这居然是一道照明符的符令。
它通体透明,身影虚幻至极,孤零零的漂浮在先天一炁之中,居然在吸收先天一炁。
“它在壮大自己,难道……?”
赤惊浪心中闪过一个胆大的念头。
“是不是待会就知道了。”
他回过神来,打量照明符。
只见这道符箓已经真正完成,刚才溜转的宝光已经彻底内敛。光从外表看来,已经看不出丝毫的不凡之处了。
只有对超凡之力感觉敏锐的修行者,才能自其中感觉到若有若无的波动。
看看效果如何。
赤惊浪立刻激发符箓,随手将其扔开,喝道:
“敕!”
语罢,只见照明符无火自燃,急速燃烧完毕。空中取而代之留下的,是一团明亮的火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