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节点倒是挺好玩的,有点像是在玩搭积木……先把五行火符凝聚出来,再构建各种各样的构件,然后互相组合,最终拼凑成一个完整的结构,凝练窍穴……一个个窍穴互相勾连,由点成线,以线成面,最终组成五行功体的一部分,法力流通无碍……”
他一边感慨着,一边精准的操纵火符构建各种构建,互相组合,然后将这能量凝聚而成的造物安置在特定的窍穴之中,让它在里面永久驻留,好似建筑高楼大夏时打下的地基。
这个工作看起来简单,可其实却万分复杂,容不得半分差错。
以法力凝聚五行火符对于【道士】来说并不困难,差别只是品质和数量方面的差距,但以海量的火符构筑能量构件,再组合成功体的一部分,且还不能出差错,便是对修炼者莫大的考验,难度可比普通人不借助任何设备在米粒上雕花镂草还要困难得多。
如果【道士】的境界不够,没有掌握【慧心内照】之类的内视能力、术法或者拥有此等功效的宝物,那他们凝练窍穴的难度便又要上升一个台阶,困难之大,数十年凝练不了一个窍穴也是十分正常的。
但这些问题,可完全难不住赤惊浪。
在他的精准操纵下,一枚枚五行火符凝聚出来,搭积木一般组合在一起,飞快地构建起来……
易筋经真气所化的法力,远远不足以凝聚足够的五行火符来构建能量结构,好在赤惊浪可以动用波纹气功,而且佛门识法也在起作用,精确的剔除了灵炁之中的各种诡邪之气,把精纯的火行灵炁吸摄进入体内,炼化为法力,源源不绝的送入窍穴之中,生成一道道火符……
此时如果有太清一脉的【道士】知道赤惊浪是如此凝练窍穴的,一定会羡慕嫉妒恨的面目全非!
凝练窍穴是非常耗费心神的一件事,哪个道士在修练的时候,不是小心翼翼地勾兑法力,调动太清箓,凝聚火符之后一点一点地构建功体节点,然后万分小心地凝练窍穴,一个,两个,三个,直至把某一行属的窍穴初步凝练完毕,才会万分小心的打开玄关一窍,一点一点的吸收天地灵炁,然后剔除杂质,控制法力继续凝练窍穴。
在没有凝练足够窍穴之前,道士们是绝对不敢汲取天地灵炁的,他们凝聚符箓的能量,只能靠自身生出的法力,法力用完,便等法力恢复再练,不然就服用丹药,或者修行辅助功法。
他们可不像赤惊浪那么变态,虽然没有打开玄关一窍,却依仗着佛门识法,能够直接汲取天地灵炁,更不用修持特殊法门过滤灵炁之中的诡邪之气……仅凭这一点,便已决定赤惊浪凝练窍穴的速度快到不可思议。
更何况他还把通天秘箓的熟练度直接拉满,堪比创造这门功法的前辈亲自来练,那就更让其他人望尘莫及。
一道道火属之力连续不断的吸收进体内,被法力吸纳炼化,注入太清箓之中,然后一枚枚火符被源源不绝的凝聚出来,在窍穴之中叠加、组合,每一分每一秒,窍穴中的功体节点都在推进,逐渐成型,又迅速完善……
一个小时以后。
赤惊浪中止了这第一次的修练。
此时,这个窍穴里的功体节点赫然已经凝练完成!
“好像有点快过头了……”
赤惊浪有点被自己的修炼速度吓到了。
此刻,在他的慧心内照视角之下,赫然便见:
窍穴内的空间一片混沌,浩渺无边,而在最中央的位置上,浮现着一个赤色物体。
它时而如米粒大小,时而又胀大到拳头那么大,外形时而是绝对圆的球体,时而又是不规则的方块形状……唯一不变的是,它的表面布满了复杂精美的线条,非常的玄奥神异。
这枚不断膨胀又缩小的赤色物体,与所处的心脏的跳动相互呼应,同时也在时刻不停的自转,如同星球,旋转生出的吸扯力量,把进入体内的火属灵炁牵引过去,吞噬之后,立刻衍生出一道又一道的火符。
这些火符出现之后,立刻被分配到适合的位置,组成构件,组合之后融入进去,壮大着赤色物体的威能和神异。
“第一个窍穴凝练成了!”
赤惊浪一阵欣喜,事情比他预料中的还要顺利,虽然耗费了不少的心力,但是过程毫无波澜,水到渠成。
“佛门识法真是太好用了,别的不提,辅助修炼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果然佛道双修才是最正确的!”
赤惊浪暗自感叹,同时心里默默计算起来:
“凝聚第一个窍穴用了一个小时多一点的时间,而通天秘箓是最顶级的修仙法门,五行及体上应周天星斗之数,也就是需要凝练三百六十五个窍穴……这么算下来的话,铸就五行及体也就需要三百六十多个小时,算下来也就是十五天,半个月时间……”
十五天时间便能铸成五行及体,这个速度可谓是惊世骇俗,如果飞云子泉下有知,保管气活过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