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光天集团的办公地点并没有什么可参观的,基本上也只是走了一个过场。
徐然和顾志刚就此次的合作内容谈了谈,商议确定了他们做好的实施方案以后,顾志刚这才带着徐然去进行实地考察。
光天集团的工厂在郊区农村附近,厂区的占地面积很大,几乎占据了大半个产业园。
徐然清楚光天集团的技术实力,先行参观了光天集团的实验中心,以及实验中心在研究的几个科研技术项目。
然后就是光天集团新建的密闭分子传感技术设施。
从字面意思就可以理解,光感材料对生产环境的要求极高,施工过程中不能带有任何微尘颗粒与光学反应的分子物质,必须要是在真空或无任何真菌的环境下进行基础设施的搭建。
所以从外部看,整个设施车间就像是被高分子有机玻璃覆盖了厚厚的一层,里面完全是由机器人在进行施工作业。
光天集团的施工进度非常快,效率也非常高,截然目前已经搭建出了三个大型的生产环境设施,还有两个还在紧张的施工。
不过仅这样五个高密恒温环境的车间,耗资起码得十五几个亿以上,而且搭建的繁琐程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在这里能够看到不少的来自国外的技术人员和专家,都是光天集团花大价钱从国外请来的尖端人才。
至于徐然派来的那几个科研人员,他们自己本身还没有掌握深层次技术对生产环境的苛刻要求,不过是在这里按设计图进行监督实施,顺便打打酱油罢了。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