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南明谍影 > 第474章 银子还得靠他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此这壮班是三班衙役当中人数最多的机构,偏偏他们的月俸是三班衙役当中最少的。

除去有微薄月俸的壮班衙役,壮班还有几十上百个没有俸禄的白役,为了讨生活和捞银子,他们的那对招子可是尖得很,这二两银子一个‘人头’的难民青壮,他们自是极为心动且卖力的挑选。

这不,就这几日被壮班衙役带去门滩的数百难民青壮,那可当真是让唐世勋极为满意。

何况唐世勋本就决定要自掏腰包干这两件事,他自然不会吝惜这两笔银子,且他发现这招募难民青壮和搭建万间窝棚已是有了‘连锁效应’。

昨日他到门滩时就发现了这一点,不知凡几的难民已是拖家带口加入了搭建窝棚的工作,这些难民都是没被县衙壮班挑中的‘残次品’,且各个都饿得面黄肌瘦,但只要能给上一些吃食,这些难民们干活可是极为卖力。

而县衙工房的几个小吏也是极为精明,用这些‘残次品’省银子啊!何况这些小吏也有压力,知县齐大人要求县衙工房一个月内就完工,且搭建窝棚的尺寸和排布都有要求,小吏们自然想到人多力量大,多招些难民来干活定能在期限内完工不是?

故此,昨日唐世勋从门滩回零陵城时,就发现越来越多的难民拖家带口地从四面八方向门滩汇集。

这是好事啊!唐世勋当时就甚是开怀,他要的就是尽可能将城里城外的难民全都聚集起来,那些窝棚不就是为他们所准备的吗?只要难民们有个安居之所,他就能进行下一步的计划了。

不过唐世勋对衙门里的那些个陋习很清楚,他当然知道用难民会比用当地人更划算,因此他严厉的叮嘱这些小吏,吃相莫要太难看!若是闹出甚难民辛苦做工最后活活饿死的破事来,他可不会对小吏们手下留情。

县衙工房的小吏们连忙恭敬地答道,只要是参与搭建万间窝棚的难民,无论男女,该给的工价和伙食自然不会‘太过’克扣。

唐世勋自然清楚他难以杜绝小吏们私下里的小动作,这等事古今皆有之,他所能做的是派许南潇和翟老八等亲兵从旁多加监督,但究竟有多大的效果,那就不得而知了。

但目前最愁的还是缺银子啊!唐世勋暗自苦笑。

要知道开春在即,而去年零陵城境内又惨遭战火,如今就连种子都不够,还得托零陵商会去跟两广的豪商们收购不是?

但即便买回了种子,以商会那些人的精明岂会便宜出售?普通农户如何买得起?遑论身无分文的难民更是望而兴叹乎?

这少不得要唐世勋和府、县两衙一同跟零陵商会做交易,否则春耕难矣,而这必然得花银子。

最让唐世勋头疼的还是他的南部防线,那可是正兵加辅兵近八千将士!每人一口饭吃下去岂不都得花银子?

虽说打下西塘观后缴获了一批粮草,但那最多也就够吃到元宵前后,而之后呢?这还得花银子去购粮不是?

毕竟唐世勋可是严厉要求叶副将和白家兄弟等人,一定不可去劫掠百姓,否则今年的春耕就完了!但要让这些将士们严守军纪,那就必须让他们有饭吃还有军饷拿才能稳得住。

而除了南部防线,高关岭的童英等骑兵、画眉铺营地的伤兵和远在岿山脚下的重伤骑兵们,是了,还有埋伏在雷公大岭的申不凡麾下的五百精锐!这他娘的加起来又是两千人不止!

虽说这两千人暂时由柳将军的东大营配给粮草,但柳将军早就提醒过唐夫子,这笔粮草帐他以后会向老爷子讨要的。

想及此,唐世勋不禁暗自挠头,柳大钧好像还真提过这一茬。

处处都得花银子去填坑呐!唐世勋愁得是身心皆苦,这魂穿明末的大环境也太难了不是?天灾人祸导致粮食减产甚至绝产、物价飞涨、百姓流落失所等等,在这等情况下他想要养一支不扰民的军队委实是个艰巨的任务!

当然,无论再难唐世勋也必须坚持军纪,否则若是任由那些个桀骜不驯的献贼精锐们四处劫掠,无异于是饮鸩止渴的流寇行径,若真如此他唐世勋就别想拥有一块得民心的坚实地盘。

为何唐世勋如此重视军债事务所,他又为何要在今晚召集所有的军债持有者们聚餐?银子,还得靠他们啊!

唐世勋的鹰目中闪过一抹精光,此次回零陵城,他可不就是为了想法子从那些富商们手中‘借’银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