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追本溯源纸币存亡取决于百姓对朝廷的信任”朱厚熜顿了顿眼神中闪过一道亮光,“或可以称之为公信力。”

王阳明点头表示赞同,随即便问道:“如陛下所言我朝历代先帝大肆印发纸币,导致大明宝钞在民间形同废纸是因为朝廷缺失了公信力?”

朱厚熜先是点头又淡淡摇了摇头,“大明宝钞被民间抛弃原因诸多,这只是其中一个较大的因素。”

王阳明陷入思索,很快就想到了问题的关键。

“依陛下之见,朝廷该如何支持大明天宝?”

“税收。”朱厚熜轻语,眼神中拂过异彩。

“税收就是百姓能看到的朝廷最直接的承诺,用大明天宝来抵税就是朝廷对天下作出的承诺!”

朱厚熜龙袍一震,“此举上效先祖下福万民,势在必行”

他看了一眼沉声不语的王阳明,颇有感慨地说道:“太祖建元洪武就定下用纸币收税,可惜事随世异宝钞大幅贬值,朝廷不得不默认用白银来收税。”

王阳明细细咀嚼着朱厚熜话中的意思,朝廷默认用白银收税,但在大明规制当中纸币仍然是官方规定的抵税货币。

那么如今用天宝抵税,就是遵从先祖法制顺天应命!

在法理上,谁能说个不?

王阳明掌权户部之后,也不是没有想过用大明天宝充当税收,奈何现实没有充足的条件。

百姓用天宝去交税,首先就要保证天宝能够顺利流通到百姓手中。

仅仅这一条就是一道难关。

大明土地广阔而天宝只在北京印发,将一车车的天宝安全送到大明各地就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其次,白银成为民间与官方默认的税收抵偿物,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利益关系。

稍稍一动,牵连的不止一家一姓。

看着王阳明的目光,朱厚熜已经明白了他的意思。

他又何尝不知道天宝在州县推行阻力很小,难的是天宝下乡。

王朝直接管辖的范围只能到县,在这之下只能通过宗法和礼制,借助有形无形的触手去掌控。

乡绅和地主就是其中最主要的力量,一旦中间连接的这一环出现了问题,那么天宝就会出现无法流通的困境。

朝廷大政虽好,但总要有人去施行。

这具体操作的人就是一位位小吏,一颗颗平日连棋盘都摆不上的棋子。

“用天宝去抵税耗费巨大,陛下可有决心?”王阳明问道。

王阳明曾经被贬到贵州,很清楚当地百姓的生活。

天高皇帝远,令权不下乡,就是百姓最真实的写照。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士绅,这种土皇帝比国家法律还要有权威。

“朕曾经说过大明之病非刮骨疗毒不可治,天宝推行无人能挡!”

朱厚熜语气中带着一丝冷意,这是一种统治者特有的果断。

“官员阻挠地方推诿陛下可惧否?士商勾结裹挟民意可惧否?千夫所指万人痛骂陛下可惧否?”王阳明的话又快又急,一连三个问题刀刀见血。

改革不是胡闹!

朝廷的一个动向都能决定千万人的性命,更何况是要奉行的大政。

天宝抵税,短短四字背后尸山血海。

王阳明回到了和宁王决战的午后,他端坐在飘摇的战船上鼻翼间飘荡着若有若无的血气。

喊杀之声充斥两耳,滚滚浓烟扑向双眼。

但此刻他却比那时来得镇定,心中还潜藏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期许。

“哈哈”朱厚熜笑了两声,“朕有何惧?”

朱厚熜眼神一寒,“大明承平日久,有些人已经忘记了帝王威严。”

他负袖望月淡淡道:“皇权至大,挡道者诛!”

朱厚熜几字岀口,王阳明便顺势长揖。

“陛下!”

朱厚熜今日的言语,让王阳明长久以来的担忧逐渐放下。

帝王,拥天下之权柄,操万民之生死!

皇权威慑,天下咸服。

使用计谋没有错,阳谋更是堂皇正大。

但有些时候能动手解决的问题,就不必要多费口舌。

王阳明深知一手砖头一手书,少了哪个都不行。

一位伟大的帝王不光要深谙权谋,还需要有强硬的手段和实力。

必要时刻,强权比妥协更有力。

“朕决定借李隆反叛整顿大明军务,军队的战斗力必须要提升。”

“明日大朝会朕会亲自宣布天宝抵税”

朱厚熜说着又抛出了一道惊雷,好在他对面站的是王阳明,并没有因此而感到难以接受。

“天宝司将统管税收,户部也要开始做准备将来进行税制改革。”

“各地天宝寺都要派兵驻守,一则守卫天宝安全,二则保障天宝推行。”

他抬头望向北方,北极星闪着淡淡微光。

“未来军队的物资保障要由户部负责,钱财直接由中央下发。”

王阳明目光一凝,便问道:“陛下是想废除屯田制?”

朱厚熜猛地转过身来,眸中金光浮动,“先生以为屯田制不可废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