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大明修道六十年,朕白日飞升 > 第168章 下西洋是印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江浙一带贪腐猖獗,朕已经着手派人去处理,年末就应该有结果了。”

杨廷和试探性地问道:“汪鋐乎?”

“然”

“那明年就能放开海禁了!”毛纪笑道。

朱厚熜转身走上石桥,看着潭中来来往往的胖锦鲤。

他缓缓摇了摇头。

“重要的不是现象,而是原因”他感慨一句。

桥下几人一头雾水,陛下不是一直都是改革的先锋。

怎么到了现在反而“止步不前”呢。

王阳明倒是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朱厚熜问道,“杨阁老以为,郑和下西洋是赚钱还是亏钱?”

杨廷和瞳孔猛地一缩,下意识地就要劝谏。

在此时大明文人的内部,对下西洋的评价一直是劳民伤财之举。

但是真正头脑清醒,见识广博的文人,其实都知道下西洋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郑和率领二百多艘船只,两万多人去西洋各国用瓷器和丝绸交换象牙黄金白银。

杨廷和曾经执掌过一段时间的户部,自然悄悄翻阅过一些隐秘的文献去寻找创收的办法。

郑和七次下西洋获黄金七十二万七千余两,白银一千二百七十六万余两。

即便大明强盛之时,每年最高的税收也不过两百万两白银上下。

杨廷和当时计算出这个数字,内心是多么地纠结与煎熬。

郑和每下一次西洋,就等同于当年的财政翻一番。

大环境都在抵触下西洋,他也只能放弃这诱人的想法。

“为什么太宗能五次亲征蒙古、修复京杭运河、编撰永乐大典,攻占交趾、迁都北京……”

朱厚熜问道,“这一桩桩一件件巨额的花费从哪里来?”

他嗤笑了一声,“不都是下西洋吗!”

“中原物资丰盈对外邦需求甚少,而海外诸国却异常渴求我大明物产,下西洋不是去宣扬国威,那一艘艘的宝船载的都是白银啊”

王阳明深以为然,下西洋可以看成另类的铸币过程,大海上飘着的不是宝船而是一台台印钞机!

“陛下,三思而行!”杨廷河带头跪下。

朱厚熜人自顾自地说,“有了钱三宫就能修,有了钱百姓的生活就会富足,有了钱挣就能再编永乐大典。”

他看向下方几人,“诸君想青史留名否?机会就在眼前。”

王琼呼吸变得有些急促,杨廷和也悄悄攥紧了袖中的拳头。

对一个文人而言,这诱惑不可谓不大。

“哈哈哈”朱厚熜大笑几声,“诸位爱卿且放宽心,朕眼下还没有下西洋的想法。”

王琼这一口气梗在脖子咽不下也吐不出,一张老脸硬是憋得通红。

“只是想借下西洋来说明,要想开海禁,必须让大明天宝全面流行!”

他手拍着玉石栏杆,目光深邃看向远方。

大洋彼岸的葡萄牙,西班牙,英国鼓励冒险家们去征服海洋寻找财富,历史上,大明也在同时代隆庆开关解除海禁。

但为什么前者开启了大航海,后者却只是延续了一段时间的辉煌。

人类想征服海洋,海洋却带来了永远的噩梦——货币!

“在海洋开展贸易无异于铸造货币,那谁掌握了贸易的主导权,谁就形同于掌握了铸币权!”朱厚熜一拍栏杆断然道。

杨廷和脑子转得飞快,喃喃自语道:“如果人人都能参加航海,不就是人人都能发行货币!”

费宏哑然一叹,“货币垄断才是海禁的根本啊!

朱厚熜问道,“如此暴利之下,海禁松则为商,海禁严则为盗,海禁焉能轻开!”

“放开海境固然能使得大量白银流入中原,但也意味着朝廷失去了对铸币权的掌控!”

他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不产白银的国家,选择用白银作为主要货币。”

“无异于自寻死路!”杨廷和苦涩地笑道。

“一国命脉操于他人之手岂能不亡!”朱厚熜作出了最后的判定。

“要想开海禁眼下最重要的既不是遏制私贩,也不是肃清沿海官场,而是要用最快的时间让天宝流通!”

朱厚熜凭栏远眺,“大明要成为新规则的制定者,而不是被动地接受规则,天宝将成为下一个世界流通的货币。”

他目光锐利看向下方,“朕要的是天宝大兴的结果,过程并不重要。”

“凡是阻碍朝廷大政施行,与天宝流通相悖逆的存在,统统都要被扫除!”

“今年末南直隶要全面流行天宝,到明年两京十三省只能用货币结算,朝廷的税收一律只收天宝!”

“地方豪强和商人的心思朕明白,朕不希望让他们成为敌人,让朕的剑下多出几分血腥。”

他徐徐走下汉白玉石桥,“朕的意思,诸位都明白了。”

“谨遵圣喻”几人面无表情地拱手道。

朱厚熜走到水潭边,轻轻拍了拍游过来的“胖头鱼”。

“诸位爱卿不要将目光一直放到海里,大明真正最有钱的地方还是在陆地。”

杨廷和被朱厚熜看得有些发毛,赶忙问道:“请陛下为臣等解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