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市口人头滚滚,血流成河。
六贼走后,众多小弟的命,那真的不是命啊!
……
被皇帝赋予权力的吴敏和耿南仲,这几日真是志得意满。
他们联起手来,大力惩治蔡党。
空出来的官位,也赶紧把自己人放上去。
改朝换代的常规操作,再次上演。
而前任的太常少卿李纲,也因为近期的出色表现,被皇帝提拔,担任京城四壁守御使,全权指挥京师的防务。
靠着打击贪官搜来的赃款,李纲在开封府,招募了两万余兵卒。
加上京城戍卫部队,总共是六万兵马。
同时组织城中的百姓和官吏,抓紧时间,将礌石、火油、弓弩等物资,运到城头。
汴梁城有八个水门,容易成为敌人攻击的目标。
李纲又组织人手,将贪官家中搜罗的假山异石挖出来,堵住水门,借以阻挡敌人的攻势。
皇帝赵桓也没闲着,他连着写了十几道圣旨,派侦骑派往各路,命令各地官员派兵勤王。
在赵桓、李纲等人的努力下,京师汴梁终于运转起来,不复往日的脆弱,勉强有了一战之力。
……
局势进展之快,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不过十余日的光景,女真大军已经推进到了黄河岸边。
王小飞之前还想着率军北上,在河北境内阻击金兵。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宋军的防御一泄千里,根本挡不住人家金兵。
最软的当属前国家元首宋徽宗,连皇位都不要了,只管跑路。
对于梁山来说,是时候调整部署,制定新的战略了。
……
吴用推门进来时,王小飞正对着情报,趴在桌上,认真钻研地图。
古人行军作战,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
身为统帅,必须做好预先的谋划。
战争的方方面面,都要兼顾到。
所谓多算多胜,少算少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吴用拿来一卷文书,王小飞看了看,原来是朝廷发往各地的勤王告示。
王小飞笑道:“汴梁一片糜烂,真会有地方官员勤王救驾?”
吴用摇摇头:“还真不好说。新即位的钦宗皇帝,颇有几分明君气象,他派了一个叫做张所的官员,此人拿着圣旨,在河北一带纠集义军,已得七八万兵马。除此之外,朔州的孙翊,府州的折可求,也率部北上,阻击太原的金兵。死守京城的李纲,也并非等闲之辈。赵宋江山的这位新官家,若是能奋死一搏,是非成败,尚未可知!”
王小飞想了想,觉得宋钦宗赵桓逆袭的可能性,不是很大。
主要原因,是官府当中的议和派势力,始终阴魂不散。
这也是宋庭百年以来的顽疾。
瘸腿走路的时间久了,真就成了瘸子。
但凡有敌军入侵,总是有人以和为贵,不敢轻言兵事。
除非赵桓被人穿越,痛下决心,将议和派官员全部清洗,才有些许翻盘的可能。
否则的话,被议和派掣肘的战将,纵有战心,也无战力。
最终的结局,不会有任何改变。
……
吴用手中得到的情报,稍微有些过时。
此时此刻,张所手中的义军数量,已经超过十万。
河北的形势,其实还算可以。
但援救太原的两路兵马,被金兵杀得丢盔弃甲。
孙翊将军以身殉国,折可求将军退守汾州。
当然了,这些消息,王小飞和吴用不知道,情有可原。
古时情报传送的速度,就是很慢。
再加上时局混乱,有些消息根本就传不出来。
所以只能用手头现有的情报,作出下一步的决策。
……
吴用提出建议。
“不如咱们也打出勤王的旗号,与各路义军合作,同向汴梁进发?”
“军师觉得,宋军与金兵相比,孰强孰弱?”
“这个……金兵虽然肯定更强,但十万大军深入中原腹地,后勤军辎是个大问题;宋庭要是能顶住两三个月,挫其锐气,再调遣大军压迫之,最终的胜负,难以预料!”
吴用的分析,很有道理。
在真实的历史中,金国也是连续发动两次大的战争,才将北宋彻底推入坟场。
此时的宋庭虽然孱弱,但也绝非任人宰割的瘪三。
两国实际的国力对比,实际上非常接近。
……
王小飞默然良久,随后发问。
“军师,那到底是宋军赢了好,还是金兵赢了好?”
这一问,倒让吴用犯了难。
金兵者,胡人也,自古胡汉不两立,但凡有异族入侵,中原华夏民族一定要想方设法,将这帮龟孙砍得渣都不剩。
最好能追亡逐北,将其彻底断根。
可要是宋军赢了,对梁山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替天行道的大旗打出来,最终目的,就是要取而代之。
一个羸弱甚至分裂的朝廷,才更加符合梁山的现实利益。
吴用目光连闪,最终长出一口气。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难怪你小子能当寨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