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汲大喜,关键时刻,还是戍守边疆的西军靠谱啊!
他们不仅及时赶来,而且来的还都是名将!
闻焕章微微一笑,给老卢竖起了大拇指。
又给陈寓信比个手势。
后者会意,出帐吩咐士卒,将梁山的旗号藏了起来,挂上宋军的旗帜。
“张大人,现如今太原城守备空虚,为防金人卷土重来,我军要尽快入城驻防,还望大人予以配合。”
“一定,一定!”
就这样,梁山大军顺利入城。
当夜,卢俊义、闻焕章派出精干人手,将王禀、张孝纯、张汲等重要人物,全部控制起来。
太原坚城,落入梁山之手。
……
王禀一觉醒来,就成了梁山的俘虏。
心惊之余,还担心梁山清算自己。
以前跟随童贯的时候,曾经与梁山开战过。
如今成为他们的阶下囚,不知道会不会算旧账。
答案自然是不会,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卢俊义自然不会与他一般见识。
更何况王禀坚守城池数月,死战不退,足可称之为民族英雄。
对于这样的人物,肯定要高度赞扬,并予以崇高的礼遇。
卢俊义摆下宴席,邀请王禀、张孝纯、张汲等人赴宴。
酒过三巡,食过五味,终于可以谈点正事了。
“金兵已退,不知几位大人有何打算?”
“这个……”
“王将军,张知府,金人狼子野心,此战又未损其根基,日后定会卷土重来。太原能扛过这一次,下次可就不一定了。还望二位能与我梁山团结协作,共同巩固太原周边的关隘险峰。只要把口子扎紧,金人便无法进入中原,除非他们生出了翅膀!”
张孝纯闻言,颇为意动。
太原打得这么苦,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周边的城池陷落得太随意了。
金人采取威逼利诱的手段,赚取了不少城池。
而宋兵将领们抵抗意志的薄弱,也是关键因素。
如今梁山大军兵强马壮,若能分兵把守各处关隘,金人要想从山西进入中原,几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他们愿意付出极为惨痛的代价。
只是梁山的队伍并非朝廷的正规部队,要是跟着他们干的话……张孝纯作为宋朝大臣,面子上似乎有些挂不住。
“卢员外,以老夫愚见,值此家国危难之际,贵寨完全可以弃暗投明,接受朝廷的招安。有老夫作保,相信朝廷不会难为你们的!”
“张大人,现在不是朝廷为难我们,而是我梁山要与朝廷算账!不瞒二位,我梁山十万将士,已将汴梁围得水泄不通,连只苍蝇都飞不进去!”
“啊?”
……
面对铁一般的现实,张孝纯最终妥协,答应与梁山进行合作。
现在可不是什么和平时期,能打才是硬道理。
王禀是真的累了,连续数月的疯狂输出,其身心俱疲,无力再战。
卢俊义大手一挥,派出千余兵马,护送王禀及其亲随,到后方歇息。
所谓的后方并非汴梁,而是梁山的大本营——济州府。
王禀这样重量级的大将,还是掌握在自己手中,比较稳妥。
宁可找个地方荣养起来,也不能重新还给敌人。
万一这哥们儿恢复过来,反过来暴揍自己,那可就是大大的不妙。
……
太原事毕,几位梁山大佬经过商议,决定由鲁智深、武松率军留守山西,卢俊义、花荣、林冲,则率领骑兵返回中原,继续参与围困汴梁的战斗。
说是战斗,其实根本就没打起来。
明眼人都知道,梁山这是作出攻城的姿态,逼着城中的权贵,用金钱换和平。
卢俊义率领骑兵赶到汴梁城下时,双方私下的接触,其实已经差不多了。
等钱货两讫,梁山便可班师回营,进行下一步的建设工作。
……
宋钦宗赵桓,最近的精神状态,稍微稳定了一些。
可恶的金兵,总算是退走了。
虽说不是以朝廷自身的力量打退的,但再怎么说,梁山也算是本土势力。
要是稍微操作一番,将其变作朝廷的队伍,也不是没有可能。
想到这里,赵桓又在心里问候了老爹几句。
早知道梁山这么强,当初就应该用重金笼络。
非要想不开,派出高俅、童贯,前去攻打。
打又打不过,到现在人家变得更强了,而自己还在原地踏步。
若非梁山出兵,此番甚至有亡国灭种的危险。
父皇啊父皇,你就是国家的罪人啊!
……
赵桓收拾纷乱的思绪,将注意力又集中到当前的局势上来。
梁山大军虽然围住了汴梁,但还是给面子的。
他们没有上手攻城,反倒释放出了一些善意的信号。
到底是我大宋的贼,与金贼相比,还是讲几分规矩的。
当宫中的内侍,将梁山开出的条件,呈递给皇帝之后,赵桓心中的火气,蹭一下又起来了。
他一脚踢翻了案几,咆哮道:“叫李邦彦、张邦昌那两个狗东西,给朕滚进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