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以为,梁山兵甲凶猛,不到万不得已,还是莫要激怒对方。”
“臣附议,汴梁一战,梁山杀败十万金兵;数月前,又在河北阻住了三十万金兵,如此恐怖的战力,还望陛下谨慎对待。”
两位丞相老臣谋国,给出了较为保守的意见。
猛将方七佛坐不住了,起身反驳道:“梁山虽然强悍,我南国健儿也不是泥捏的!再说了,粮食是咱们辛辛苦苦种的,他们过来偷粮,反倒还有理了?陛下,请调拨十万大军,待末将杀去山东,把梁山王小飞的狗头揪下来!”
方腊笑道:“三弟勇猛非凡,为了些许粮草,还是莫要动兵的好。王寅,你觉得呢?”
“下官以为,梁山遣使过来,无外乎两个目的,其一是购置粮草,增强军备;其二嘛,是试探我方对此事的态度。来而不往非礼也,他们梁山需要粮食,咱们也可向对方提一些条件,看他们是否答应。”
“这个办法好,要是梁山不答应咱们的条件,那粮食也就不卖了!三弟,你不是一直念叨梁山的弩机好用吗,咱们这回要他一万架如何?”
“一万架太少,三万架才行!”
“王寅,除了弩机之外,咱们还能提什么条件,要他几座州府如何?”
“陛下,恕臣直言,土地方面的提议还是算了,以免激怒对方。即便梁山愿意给,咱们也守不住。臣以为,除了弩机之外,我方还需要大量的生铁、食盐,尤其是生铁,是我方急需的货物。而这两宗货物,梁山方面并不缺乏,完全可以作为条件提出来。”
“好,那就这么定了,通知下去,命蒋特使明日前来见朕!”
……
翌日朝会,蒋敬收到了南国君臣议定的条件。
弩机、生铁、食盐,都是相当紧俏的战略物资。
尤其是生铁和弩机,你们江南需要,我梁山就不需要吗?
蒋敬没有明确答复对方,而是将情况上报给济州府的各位大佬。
过了几天,消息传来,梁山高层答应了南国提出的各项条件。
作为交换,购买的粮食总额,还需进一步上调,若能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易,就更好了。
梁山答应得如此干脆,倒把方腊给整不会了。
看样子,对方是真心实意想做生意,并没有别的企图。
至少在南国君臣看来,是这样的。
经过一系列的试探、协商,双方的交易方案正式达成,从南方购入粮草的通道,再次打通。
而制作精良的梁山弩机、质量上乘的白盐、生铁,也被交割给了南方政权。
山东坐拥盐铁之利,再加上梁山近几年的大力发展,产能飞速提升。
双方各取所需,皆大欢喜。
当然,最新改良版本的弩机,肯定是不能资敌的。
梁山提供给方七佛的,是几年前的老产品,性能当然也还行,但肯定比不上最新版。
像这种对外出口的军售,自然是有所保留的。
饶是如此,方腊君臣拿到货物,试验一番后,还是觉得自己赚了,又向梁山追加了一些订单。
对于送上门来的买卖,梁山自然是照单全收,同时又向南国提出了更多的贸易项目。
一来二去,双边关系居然还有升温的迹象。
……
方腊政府不愿意彻底激怒梁山,梁山也不希望过度刺激南方政权。
如今的局势,只有北地金兵是梁山的心腹之患,直接关系到梁山的生存。
除此之外的其他势力,并不构成大的威胁。
南国政府应当感到庆幸,有一个大金国在北方牵扯梁山的力量。
若梁山能腾出手脚,分分钟把他方腊打出屎来。
至于说弩机、生铁这些东西,等梁山将对方全灭,就都还回来了,根本算不上什么损失。
因此在这场外交战役之中,双方都做出了相对理智的决策。
……
梁山的生铁拿运到南国政府手中之后,立即被铸造成了锋锐的兵器。
这些兵器与梁山弩机一道,充实了南国的军备。
也让方腊手下的猛将方七佛,变得信心满满,同时蠢蠢欲动。
“大哥,如今天下大乱,正是用兵的好时机。年前淮西王庆大肆扩充地盘,已经快到咱们的家门口了,必须要狠狠教训教训他!”
“三弟,你莫要心急,王庆不过是疥癣之疾,北面的梁山,才是咱们的心腹大患。”
“梁山现在与咱们关系不错,贸然进攻,只怕……”
“嘿嘿,这你就不懂了吧,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梁山与我交好,不过是故作姿态罢了,人家王小飞王寨主的野心,大得很呐!此人不可不防,即便是用兵,也要用到北边去。这样,你与王寅商议一番,点起十万兵,先取了江北之地再说。”
方腊口中的江北,大致是如今的江苏,江苏以北便是山东,所以此时的江北之地,正好是梁山与南国之间的缓冲地带。
方七佛明白,皇兄此举,是想敲山震虎,试探梁山的反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