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眼前的形势,并不算很糟糕。
梁山有四十万大军,楚军也有四十万,折损的三万兵马,算不得什么伤筋动骨的损失。
当务之急,是提振士气,伺机再战。
只要能抓住机会,打上一两场胜仗,眼下的颓势,完全能扭转回来。
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战略决战,要持续很久,打很多次战役,方能决出胜负。
听着手下将帅们热烈的讨论,楚王王庆心中,有了些许底气。
梁山王小飞手中,有一百单八将供其驱策。
我王庆麾下,又何尝没有可堪一用的猛将?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
夜色渐浓,王庆吩咐内侍,为诸位臣工准备夜宵。
就在大家边吃边聊的当口,门外传来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
不多时,侍卫们慌慌张张跑了进来。
“陛下,北城门失守,梁山冲进来了!”
李助大惊:“这怎么可能?”
“梁山用了妖术,轰塌了整面城墙!”
“一整面城墙,你确定?”
“卑职以性命担保,那些北城门的弟兄,全都埋在了里面!”
漫天的喊杀声,已在淮阴城中响起。
局势刻不容缓,必须要做出决断了。
李助拔出长剑,与杜壆、酆泰一道,领兵断后,迟滞梁山的进攻。
王庆也是当机立断,在厉天闰、石宝的协助下,率领城中主力,立即撤出淮阴城,能跑多少是多少。
……
令楚国君臣手忙脚乱的,自然不是什么妖术,而是梁山制造的几百斤上好火药。
从一开始,王小飞就没打算用人命攻城。
既然有更简单的破城之法,为什么不用呢?
弩阵与骑兵的组合,不过是开胃甜点。
武开爆破团队偷偷埋在城墙根下的火药,才是为敌人准备的硬菜。
希望他们吃得开心。
……
淮阴城中的战斗,整整持续了一夜。
破城队伍在鲁智深、武松的带领下,猛砍猛杀,斩获颇丰。
李助指挥队伍且战且退,为王庆争取撤走的时间。
由于楚军人数众多,加上不少的部队驻扎在城外,所以尽管梁山的攻势迅猛,但还是有大量的部队,被王庆带离了淮阴城。
梁山士卒厮杀整夜,最终灭敌六万,俘虏两万余,算上初战的战果,总共将十万楚军士卒,留在了江北。
最终跟随王庆逃回江南的,还有近三十万兵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
择日不如撞日,王小飞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挥师南下,将剩余的三十万敌人,全部吃掉。
等灭掉江南的敌人,淮南之地也可一鼓而下。
梁山替天行道的宏伟梦想,终于曙光微现。
……
看到领着断后部队追上来的李助、杜壆、酆泰三员战将,王庆心中,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真到了关键时刻,还得抱金剑先生的大腿,才能保命。
自己那两个大小舅子,段二段五,不过是废物点心,根本不值一提。
此时的王庆觉得,自己倚重的左膀右臂还在,手中还有三十万兵马的本钱,虽然打不过梁山,但坐拥东南半壁,还是相当稳的。
但李助接下来的提议,兜头泼了一盆冷水。
“陛下,梁山凶悍非凡,咱们终究难以匹敌。为今之计,与梁山议和,方为上策。”
“老李,咱们有长江天险,还有三十多万壮士,难道就挡不住梁山?”
“长江千里江面,不可能处处设防,而且梁山之前是水匪出身,长江天险在对方眼里,根本算不了什么。”
还有一个原因,李助没好意思说,那就是楚军军卒的战力,无法与梁山军匹敌。
无论是装备水平还是战斗意志,都不在同一个层面。
江北之战,能将这三十万人顺利撤回,在李助看来,都已经是缴天之幸了。
继续与梁山作战,恐怕没什么好果子吃。
……
王庆闻言,默然良久。
最后暗叹一声,还是接受了李助的提议。
金剑先生的谋划,几乎没有过失误的先例。
而且此次大战,要不是人家出马拼死断后,王庆现在是死是活,还得另说。
于是修书一封,派出信使,送往江北。
……
攻下整个江北之后,王小飞将战时大本营,暂时搬到扬州府。
扬州靠近长江,交通便利,而且物产丰饶,自古便是富庶之地。
梁山高层下达命令,从后方调运大批船只,准备渡江作战。
与此同时,由于天气渐热,有很多战马生出了疫病,紫髯伯皇甫端正在加紧医治这些可爱的动物朋友。
其实不光是战马,大部分的梁山士卒都是北方人,对于扬州府炎热潮湿的气候,需要适应一番。
除了军务之外,还有不少政务,也需要梁山的几位大佬们,逐一进行拍板。
随着管辖面积的持续扩大,方方面面的事情,也变得越来越多。
主管政务的军师吴用,其肩上的担子,不可谓不重。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