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度根接过道碟,已经对李儒的身份深信不疑。
这人,居然是如此高的身份。
步度根对着李儒一躬身,“我会为道长修建道观。”
李儒微笑点头,“我门下的道士们也会协助大人,在大人的族群中传道。同时,也会有大汉商队与大人的部族展开交易,您的部族将顺利过冬。”
一切,都是如此的丝滑。
轲比能发现素利的儿子和步度根都离开了围剿的前线。
他立即派人催促这两位鲜卑割据势力。
素利回复是:“老夫生病,希望儿子陪在身边。”
步度根的回复是:“老婆快要生了,需要陪在老婆身边。”
但是两人也同时表示,军队不会撤回来,还会协助轲比能的行动。
轲比能无奈的发现,他根本不能把素利和步度根两个人怎么样。
就算是曾经他如日中天的时候都不行,更何况自从与青龙军开战,他就已经越发的失去了往日的威望。
三十万大军,一下整体节奏都缓慢了下来。
轲比能在自己麾下的部族里也是有眼线的,他悲哀的发现,有道士进入了素利和步度根的麾下。
甚至这两位还修筑起了道观,一个病重的,一个要陪老婆生孩子的,居然还有时间去道观参加斋醮。
轲比能愤怒,他想要跟这两个人直接开战。
可是现在两人合兵一处,他的兵力并不占据优势。
而现在的轲比能根本没有更好的办法,三十万大军的行动也开始变得迟缓。
步度根和素利的军队都开始减缓攻势,甚至许多时候担心与白加骑兵交战,直接见到敌军就开始发信号,然后自己就开始逃跑。
就这样,还围剿个屁!
白加带着骑兵也像是疯了一样,根本不往南跑了,难道不想要回去了?
就那么带着鲜卑骑兵在大草原上兜圈子,时而向东,时而向西,时而向南,时而向北。
轲比能知道了一个汉人的成语,叫做“纵横驰骋”,这就是白加的真实写照。
可轲比能终究是轲比能。
他招来素利和步度根,也没指望这两位给他效死力。他希望的,就是这两人看在同是鲜卑人的面子上,能够给他敲敲边鼓,能够帮他限制白加的活动范围。
所以,轲比能做出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收缩包围圈,将白加的活动空间进一步挤压!
既然白加不准备跑,那就直接将他击杀在草原上!
抽调所有可战之兵,不顾一切,围剿白加。
初秋进入深秋,草原上已经是一片枯黄,风也逐渐变得冰冷。
轲比能所掌控的中部鲜卑全民动员,他们将原本的十二万围剿兵力硬生生提高到十五万。
队友指望不上,那就靠自己单干!
他摆开了阵势,要与白加决一死战。
如果白加不死,如果冬雪一落,那鲜卑,就是灭顶之灾。
管宁也开始焦急起来,道士们不断有消息传来。
好消息就是,步度根和素利麾下,已经树立起多座道观。
坏消息则是,所有派往轲比能麾下的道士都被杀了。
另一个说不上是好是坏的消息,因为道士们深入鲜卑族内,终于经常能够得到白加的消息了。
现在白加的军队还剩余五千余人,具体不知,但是战斗力依然强悍。
轲比能与白加又有了多次的遭遇战,可白加不但全身而退,而且击杀了许多的鲜卑骑兵。
管宁也明白了轲比能的军事部署,一旦冬雪降下,白加想要在鲜卑人的围剿下逃出草原,那就是极难的事情了。
管宁一拳砸在桌子上,“不能再这么下去了!我们也要孤注一掷!”
管宁对孙乾道:“都督府军令,命麴义、公孙瓒、公孙度全力进兵,直取轲比能老巢。”
“都督府军令,命乌桓、羌族、匈奴全力进兵,只打轲比能,将鲜卑人头的价格提升一倍,若是轲比能所属中部鲜卑,人头提升两倍,不再收购鲜卑俘虏。”
管宁皱眉沉思片刻,继续道:“我去找圣女主母,看看道门怎么办,让他们再想想办法。”
孙乾把书写好的军令递给管宁,管宁扫过一遍道:“用印,发出去吧。”
张宁与张鲁已经在打点行装,本就是方外之人,也不至于有什么太多的行礼。
管宁见到,连忙问道:“主母意欲何为?”
张宁道:“我与张道友去给轲比能传道。”
管宁听得都是心中突突,这是什么虎狼之词?
张鲁也一张苦瓜脸,在旁边道:“大都督,你倒是劝说一下啊。劝不住圣母道友啊,而且还非要拉着我一起去,这眼看就下雪了。”
没等管宁说话,张宁就道:“我带五千护教法兵,携带大量雷丹,一起去!轲比能不信奉我道门,我就让他看看我道门雷击正法。”
“圣母主母,万万不可啊……”管宁本来是来寻个主意,可张宁这显然太冲动。
张宁却一把拉住管宁,“白师兄尚且不顾生死,我张宁愿与他双宿双飞,同生共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