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历史 > 三国:开局去荆州救关羽 > 第556章 禅让大典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司马师看着死不瞑目的司马谷,重重一叹,流下眼泪,低声吼道:

“不忘国仇家恨!杀父的仇,亡国的恨!我司马师,一定要灭了刘禅父子!”

他站起身,看向走到帐篷外,又是一叹:“来人,将此人,以偏将之身份厚葬!”

“遵命!”

两个士卒闻声进帐,抬起司马谷往外走,刚刚走到帐门,被帘子扫了一下,将其鞋子打落在地。

司马师见到,俯身捡起来,感觉其鞋底很厚,但是没有多想,轻轻的拍打了一下上面的土,认真的给司马谷穿上,悲痛道:

“一路走好。”

士卒抬着司马谷去了后营,命人找来焚烧尸首的薪柴,见四下无人,摸索了他身上的财物,脱了他尚能穿的袍子和鞋踹在怀里,将司马谷放在薪柴堆上。

点了火,静等大火燃尽。

另一边,司马师总觉得忽略了什么,但就是不知是什么。

他看到桌案上的公文,微微摇头,走到软榻边,学着西域人的习惯,脱了鞋子盘腿坐下。

忽然,他惊道:

“鞋子!鞋子不应该那么厚!难道,里面有情报?”

想到这,他立刻起身,急急向后营奔去。当他赶到时,只见到了熊熊火焰,不禁有些失落,转头问士卒:

“他的鞋子也一起烧了吗?”

士卒闻言一惊,连忙紧了紧衣襟,低声道:

“烧……烧了。”

司马师闻言,转身离去。

见军师走了,两个士卒相视,眼里全是惊慌。

一人道:“杨驴子,你说军师为什么专门找你询问鞋子?”

杨驴子喝道:

“孙骡子,你记住了,鞋子被烧了!烧了!你记住喽!”

**********

九月初三。

长安。

刘备、刘禅和满朝文武已经回长安五天了。

这几天,全城都进入了喜庆、忙碌、紧张的氛围中,几乎全城的人都被动员起来。

治安衙役比平时多了一倍,盔明甲亮的穿梭在大街小巷。

工匠们遍布全城,将临街的墙面、门窗进行系统的规整,确保整洁美观。

城里还新组建的卫生队,每天检查街道的卫生情况。

全城百姓都不准随意倾倒污秽,鸡鸭家犬等全部被关在居民家中不准乱出,进城的牛马等牲畜全都绑了粪兜,防止粪便污染街道。

甚至,因为秋季落叶过多,京兆尹下令,环卫工匠每天要上街打扫十次,确保任何一个角落都保持干净整洁。

朝堂中,诸葛亮、法正、李严等重臣更是忙的废寝忘食,将官员队列、仪仗方位、旌旗布置、鼓乐演奏、祭天祭祖物料等等事务细细罗列,禅位仪式的大小程序被演练了无数次。

皇宫、天坛、地坛、太庙等处都是一番忙碌的景象,将士、宦官、宫女各自做着繁杂的工作。

此时,阿斗相比其他人就幸福多了,无论禅让大殿多么费事,都不需要他过多的处理。

只需要按部就班地分下去,然后是不是检查、问询一番就可以了。

甚至,他可以长时间在东宫陪老婆孩子,时不时咏诵杜甫的:“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咏诵南宋高似孙的:“当时共说黄房事,回首空惊碧海埃。前度刘郎今得度,桃花一一为郎开。”

咏诵唐朝胡令能的:“日暮堂前花蕊娇,争拈小笔上床描。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

要么就是唐朝刘商的:“长看岩穴泉流出,忽听悬泉入洞声。”

一片诗词歌赋声中,日子过得很快,转眼就到了九月初十。

这一日,是章武皇帝禅位,新皇登基的日子。

这日天不亮,满朝文武大臣身着朝服,手持朝笏,从四面八方齐聚大汉皇宫。

整齐排列在未央宫前,脸上写满了对天子的敬畏与忠诚。

各种仪仗队分列各处,各色旌旗柔柔展动,当太阳升起,暖光铺洒在大汉皇宫的每一片琉璃瓦上,熠熠生辉。

在众文武的翘首以盼中,刘备和刘禅的銮驾缓缓驶来,停在未央宫前。

父子二人皆头戴冠冕,身穿龙袍,面容庄严而神圣。

目光如炬地扫过在场的每一位官员,遥望山川大地,审视着自己的江山社稷。

在众人的簇拥下,刘备和刘禅迈着沉稳有力的步子,缓缓走上未央宫前殿的玉阶,一步一步,拾阶而上。

万众瞩目中,他们登上最后一个玉阶,站在未央宫前的最高处,转身看向满朝文武。

殿前聚集了天下最具文韬武略的文武大臣,放眼望去,可谓将星璀璨、文曲耀眼。

这个时代的天骄齐聚,仰头望向未央宫前方的天子,一齐跪拜,一齐高呼万岁。

万岁二字震耳欲聋,越过宫墙,回荡在长安城的每一个角落。

这时,炮声响起,天宇轰鸣,大地震动。

待炮声稍稍散去,庄重的鼓乐声传了出来。

红服宦官在鼓乐声中走到殿前,郑重拿出传位诏书,高声宣读道: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