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尉!”一声震耳欲聋的呼喊,几名骑兵如雷霆般冲入战场,他们骑乘高头大马,马蹄在泥土中重重踏击,犹如千钧之力。战马踏碎了黄巾军的阵线,带着无法阻挡的气势直扑曹操所在的位置。
“杀!”一声怒吼中,亲卫们挥剑而上,密集的刀光如雨点般洒下,瞬间斩杀两名接近曹操的敌人。亲卫队长早已跃下马背,直奔曹操的身前,迅速扶住曹操,眼中闪烁着无比的焦急和怒火。
“都尉,快走!”亲卫队长低声急促地说,眼中已满是担忧。他的眼神扫过四周,那些黄巾军已经被亲卫队的冲击打乱阵脚,慌乱中开始后退,仿佛看到了死亡的阴影。
曹操深吸一口气,扶住亲卫的肩膀,虽浑身是血,依旧强忍着剧痛,低声道:“杀!”
“遵命!”亲卫队长答应一声,挥手示意其他亲卫立即形成防线,将曹操护住。几名亲卫合力将曹操护送上马,护着他继续鏖战。
曹操的脸庞沾满了血迹,眼中没有一丝怜悯,只剩下冷酷与决绝。他的心如冰,目光如刀,直视着倒下的敌人,仿佛一切生命都不过是他手中剑下的尘土。他的战甲沉重,每一步都仿佛压迫着整个天地,战场上无数的鲜血和尸骸,都在昭示着他的威猛与无情。
“杀!不留活口!”他的声音冷如寒风,铁骑冲锋,敌人纷纷倒下。每一次挥剑,敌人的头颅便飞上天空,鲜血喷洒,染红了远方的天空。那些黄巾军的士兵如同蝼蚁般被碾压,毫无反抗之力。马刀挥舞间,鲜血四溅,敌人的甲胄在剑锋下碎裂,鲜血渗透至每一寸战场。
眼前的战场,已不再是人类所能承受的景象。地面上,尸体如山,鲜血如洪流,战场四周弥漫着浓烈的血腥味与死亡气息。曹操的目光冷酷,犹如利刃般锋利,扫视着这些无力反抗的敌人。每一剑挥下,都是死亡的宣判,鲜血染红了战甲,染红了大地,染红了他的双手。
战斗的恐怖,不在于它的激烈,而在于这无尽的杀戮,宛如一场永无止息的血雨,吞噬着一切。曹操内心平静如水,眼前的屠戮和鲜血,似乎早已不是他所关心的,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将这片血色的战场彻底收拾干净。
曹操并没有与黄巾军长时间交战。黄巾军在遭到打击后,迅速撤退,兵力分散,仿佛大军撤入了密林,消失在茫茫战场上。曹操的骑兵并未深入追击,黄巾军的队伍过于庞大,曹操深知此时冒然追击极有可能落入敌军的包围之中。
太史慈催马疾驰,黄河的寒风裹挟着战旗猎猎作响,扬起的尘土扑面而来。城墙渐近,魏郡的城池在暮色中隐约可见。四周一片寂静,唯有马蹄声回荡在空旷的原野上。那座坚固的城池,曾几度面临生死存亡的抉择,如今在他心中依然沉重。身披铁甲,手持长戟的太史慈望着眼前这片战场,心中微有忧虑。
几日之前,黄巾军如猛虎扑来,席卷了魏郡四方。铁骑踏遍大地,黄旗飘扬,密密麻麻的步兵把邺城团团围困,仿佛一张巨网在天际拉开,牢牢锁住了这座古老的城池。魏郡的防线在这股汹涌的洪流面前显得异常脆弱,城墙上已布满了血痕,远远望去,残垣断壁依稀可见,曾经高大坚固的墙体如今也被压得摇摇欲坠。
张鼎的命令依然萦绕耳畔,带着急迫的意味:“太史慈,急去求援,城池一旦失守,魏郡将成黄巾之囊中之物!”他并未迟疑,便迅速跨马离去,穿越黄河,越过无数的山岭,终于在今天带着一营骑兵赶到。
骑兵如风,疾驰至邺城之时,黄巾军却未曾料到突如其来的反扑。战鼓雷鸣,号角声震天,太史慈率领的骑兵刀枪并举,纵马冲入敌阵。那一刻,敌军如同风中残烛,瞬间被撕裂,敌将狼狈逃散,黄巾军的围城态势彻底瓦解。守城的士卒们顿时欢声雷动,原本被敌军压得喘不过气的他们,在这一刻,如同注入了新生的力量,纷纷提枪准备迎接援军。
然而,太史慈的心情并未因此而轻松。黄巾军虽已退去,但这片土地上依然弥漫着战火的硝烟。魏郡城楼下,远远传来了沉重的脚步声,像是从战场的阴霾中走出来的。那便是孙原——魏郡的太守。此刻,他正缓步从城楼下走来,衣袍早已破旧,面色疲惫,曾经那股英气逼人的气度,似乎也被战火吞噬了许多。
孙原脚步沉重,每一步都仿佛背负着魏郡的命运。衣袍褴褛,胸前的盔甲上满是风霜与污垢,早已没有了往日的光彩。城墙上,原本整齐的弓箭手和步卒早已疲惫不堪,许多士卒甚至还未换上干净的衣物,面色苍白,眼中却透出一股顽强的倔强。守城的战士们聚集在城楼旁,目光依然紧盯着远方,耳边时不时传来那些因激战而喘息的声音。
孙原低头望了望自己的铠甲,心中暗自感叹,那曾经的坚硬金属,如今早已生锈,无法再为他带来那份如铁般的勇气。他抬起头,双眼直视着远处逐渐靠近的曹操,语气低沉而坚定:“来的居然是曹孟德……”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