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不过《杨景行第一交响曲》这东西,连立新就不提起了,杨景行也过问。
&nb时间差不多后,指挥和演奏家去排练厅,乐团全体就位。连立新是国外回来的,排练方法也先进,先分开检查各声部预习程度,然后给大家讲解整首曲子的各种要点。
&nb杨景行坐在钢琴前,和乐手们一起认真听着,也十分配合连立新的要求,要来哪段就来哪段。
&nb连立新也给杨景行面子,说演奏家这里弹得多好多好,所以其他声部应该怎么配合。因为这种情况太密集,杨景行也懒得谦虚了。
&nb指挥讲了个把小时后就开始动手,分段推进,边排边讲,连立新逐渐进入了状态,可比当初在浦音客座指挥浦音青年交响乐团艺术得多激情得多,常常情不自禁各种肢体动作和语气表情。
&nb相比之下,杨景行似乎有点淡漠了,看上去还没其他乐手那么能跟指挥互动,不过连立新连连赞叹的又是钢琴的演奏……
&nb据三零六说,民族乐团主团排练的时候基本上就是茶话会,如果陆白永不在,两个小时的排练时间最多有一半时间时在动真格,谁不想偷懒又拿钱呢。爱乐这边的氛围好像好一些,大家都挺投入,而且三个小时之间只有二十分钟休息时间。
&nb杨景行毕竟算是客人,休息时间有校友热情地送来一杯水,周洪波他们好像也不怨恨连立新之前的数次奚落或者苦叹,甚至承认自己确实还有做得不够到位的地方,但也是有苦衷:“……这段时间,哎呀,太紧了,不好意思啊。”
&nb杨景行连连摇头:“没事,是这曲子我太熟了,换其他的可能就是你们带我了。”
&nb一个乐手好奇杨景行的曲目储备:“……说你点什么来什么?真的?”
&nb杨景行呵:“不可能……经典曲目差不多。”
&nb大家还是赞叹,校友们简直脸上有光的感觉,周洪波还来了劲:“去年校庆是不是和秦蒙礼斗琴了?你自己说!”
&nb杨景行却不给校友挣面子了:“没,有幸同台,不是斗琴……”
&nb似乎杨景行的人品有问题,他一否认,好像本来不信这事的人都开始相信了。
&nb短暂八卦之后,连立新回来了,继续排练,也是严格按照时间安排,抓点紧也只够最后来一遍完整的。
&nb其实只来一遍完整排练是有好处的,一鼓作气,结束之后大家纷纷鼓掌,连立新似乎也满意了,连邀请杨景行一起跟观众致意鞠躬的动作也走上一遍。
&nb这些音乐人,平时还抱怨什么听众和乐迷只认经典不太愿意接受新节目,其实他们自己也一样。上次杨景行自己花钱来排齐清诺的《和毅庄诚协奏曲》,钢琴所表现出来的硬性技术是比《丁桑鹏第三协奏曲》要高一些的,但是当时也没多少人夸杨景行多好多好。
&nb今天不一样了,完整一遍之后下班休息了,可是乐手们的劲头似乎才上来,围着钢琴让杨景行几乎起不了身,什么眼见为实,什么所言不虚,什么实至名归……
&nb又是一个老生常谈,就是音乐人的水平是不能只看名气和资历的,铁证如山,毫无争议,大家斩钉截铁……可能是因为浦海爱乐的平均年龄要年轻不少,形成了这种共识。
&nb似乎不少人连杨景行和浦海交响乐团有过节这种事都知道,旁敲侧击的,不过杨景行很会装傻。
&nb虽然浦海爱乐自负盈亏做得不错,但是优良传统没丢,王进哲还计划招呼杨景行和几位首席指挥聚餐,说起来不光是艺术合作,商业合作都有两次了,理所应当的。
&nb杨景行有的是时间,聚餐就聚餐,然后在饭店里一桌子人高谈阔论,几乎用艺术熏陶了服务员,气氛很是欢快。
&nb聚餐结束后,杨景行又去录音棚认识了下歌手,因为对方拜托了常一鸣。见上面后,歌手也确实对杨景行挺客气,可惜是个男歌手,杨景行也只是聊会就告辞了。
&nb晚上十点多,杨景行刚回住处没多大会,享受了一会清净,电话来了,王蕊的,上来就讯问:“你今天去哪了?”
&nb杨景行说:“没去哪,怎么了?”
&nb王蕊立刻发飙:“你不老实,坦白从宽,是不是去吃饭喝酒了?跟谁?”
&nb杨景行嘿:“消息这么灵通,听谁说的?”
&nb王蕊又哀嚎:“那么久不来看我们,跑去跟别人吃饭喝酒!”
&nb杨景行追问,原来爱乐的小提琴王老师还是个新潮网民,这么积极的,今天晚上聚餐的照片已经发在她的博客上了,然后三零六又通过主团的前辈的介绍看到的。王老师的博客中,杨景行还算是个主角之一,在一桌的最什么头衔中担纲“最年轻有为的钢琴家作曲家”,让王蕊只想呕吐:“照得丑死了……你比本人还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