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不是听到有人说池瑶,不是吧,这电影里面有她吗?”
“不知道啊,我网上看看有没有影评出来……我靠!快看微博,有人跟李河东贴脸开大了!”
“……”
微博上。
陶金泽的发言彻底霸占热搜榜!
“陶金泽评价李河东:只会靠噱头忽悠观众”
“陶导:李河东是晚辈,他还需要学习和进步”
“陶金泽直言,不会看李河东的新电影”
“……”
网上一下就炸了锅。
有支持陶金泽的。
也有为李河东打抱不平的。
反正什么样儿的声音都有。
直到首映第一天的观众们空闲下来,看到这些舆论后,鼻子都要气坏了,一个个上号在微博、抖音发言:
“我对陶金泽导演太失望了,他都没有看过《横空出世》,就肆意诋毁李河东导演,这就是老一辈艺术家的优越感吗?”
“呵呵,《红色战役》和《横空出世》这两部电影,我都是首映当天去看的,我总有资格评价了吧?如果说陶导的新片能有6分,那李河东的新电影能担得起100分!”
“陶金泽你拍的那是什么玩意儿,还他妈艺术,一群小鲜肉在战壕里面从头打到尾,那刘海愣是没动弹一下,喷了多少发胶啊这是,这可太踏马艺术了!”
“甭提了,就细节这一块,东哥这片子能把《红色战役》秒成渣!”
“我扔出黑瓣评分,阁下又该如何应对呢?”
当评分的人数达到条件后,《横空出世》在黑瓣上的评分显示出来了!
9.1分!
比《红色战役》开画成绩8.1分高出一大截,更别提第二天就跌破到7.2分,甚至连7分都要失守!
陶导看到这么高的评分,心里都酸死了,立马在微博发文道:“我很早就开始质疑黑瓣电影评分的公允性了,如今一看,果不其然,呵呵,相比这种民营网站,我更相信夏影网的权威性!孰胜孰负,且听龙吟!”
夏影网,全名夏国电影网,这是李河东前世没有的,由夏国电影协会创立,收录了夏国所有电影的信息,记录国产电影的发展历史和重大事件,本来评分机制是附带,但因为黑瓣好几次搞出幺蛾子,影迷们开始转向夏影网,而后逐渐成为国内最具权威性的电影评分网站。
网友们那叫一个不爽啊,评分低了就怪网站有问题,真踏马会找借口。
“东哥呢?”
“我东哥怎么没吭声啊?”
“来了来了!我东哥也发新动态了!”
“发了什么?”
“转发了央妈《庆祝祖国成立75周年》的文章……”
“噗!”
“红!我东哥太他妈红了!”
第二天。
比李河东更积极的,是李河东的粉丝。
一大早就在网上蹲着了。
“评分出来了吗?!”
“还没呢,夏影网评分没那么快出来!”
“现在呢?”
“还没,急什么啊!”
“我靠!出来了!出来了!”
“多少?”
“跟黑瓣一样,9.1分!”
“东哥牛逼!”
有好事儿的把夏影网评分截图,发到陶金泽的微博、抖音评论区下,疯狂嘲讽:“呐!你要的且听龙吟来了!脸疼不?”
“……”
陶金泽看着疯狂艾特自己的黑粉们,脸色一青一紫,愣是忍着没做出任何回应!
一群小黑子!
评分高怎么样?
那玩意儿又不值钱!
票房高才是王道!
陶金泽不屑一顾,转头看向办公室其他人问道:“昨天票房多少?!”
“1.7亿……”
听到这个数字,陶金泽都蒙圈了,不可思议地打开手机,自己查了下,没错!首日3.3亿票房,到了第二天,就只剩下1.7亿了!
猫瞳预测的总票房也大幅下滑,只有25亿不到。
有人汇报情况道:“看数据,应该是建国节长假第一天很多人都赶着回家,堵在高速上的人也不少!”
“应该就是这个原因了!”
陶金泽松了口气,虽然第二天票房肯定不如首日高,但也不至于腰斩这么恐怖,看来真是因为节假日回家的原因,他忽然抬头道:“李河东呢,他那电影首日票房多少?”
“额……”
身边人犹豫了一会儿,硬着头皮说了个数字。
“3.7亿!”
“我们的首日票房3.7亿!”
“你小子算是又抢回自己的记录了,不过离你自己的预估的,还差不少啊,现在还敢说我胆子小吗?”
李河东一大早就接到了秦红的电话。
听到首日票房,他也愣了一下,才3.7亿?不应该啊?
忽然他一拍大腿,“靠!疏忽了!昨儿长假第一天,大家都在回家的路上呢!上哪儿看电影去啊!”
电话那头的秦红笑了:“我可没你那么敢想,这个成绩已经够耀眼了,又是新的记录!”
“嘿!这才哪儿到哪儿,峰值还没到呢,红姐你就等着明天看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