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都极为的顺利,汪轶鸣将近一千六百万文铜钱充入了系统;期待着李俊能将剩余的两千多万文铜钱早些给自己凑齐。
而第二日的辽货的交易也极为顺利,李俊用了不到一日的时间就筹集了三百多万两的白银;一进一出,大批的辽货也被其运了出去。而这批辽货不但能解了他父亲在山海关那里的麻烦,还可以捷足先登将一批辽货运至南方,从而大赚一笔。
随着交易每日的进行,大笔的现银和粮食也被转运入了皇帝的内帑,或直接发往剿灭流贼的前线。
如此庞大的数目,汪轶鸣一开始也十分吃惊李家的实力;中间汪轶鸣也担心李俊会周转不灵,三次借着向其送玻璃瓶的机会又给他送了一万五千两的白银。
李俊带动在京的徽商,以较低的差价向他们兜售和转让手中的古玩字画、瓷器、珠宝等物品,就连汪轶鸣向其提供的玻璃瓶也是如此;使得李俊在资金上没有出现运转不灵的情况。
如期,李俊不但帮汪轶鸣凑齐了剩余的两千多万文铜钱,也解了自己父亲辽货货源的问题的同时,还大赚了一笔。
连着三四日,大批的徽商商队,将现银和粮食运进广源的仓库,又运着大批的古玩字画、瓷器、玻璃瓶和辽货出来发往南方。一时间京城出现了商贸繁荣的景象。
而王信安排的仓储之地也渐渐空了出来;那些辽货、古玩字画、玉石瓷器和珠宝快速的变成金银和粮食;又随着不断的转运,也慢慢空置了下来。
汪轶鸣索性向王信将此地暂借了下来,用于招募新人安置所用。
这些日子为了不出岔子,汪轶鸣也是忙的脚不沾地;招募新的少年力士的事,只能交给黄应祖、郭海、灵猴儿、郑豪他们;从落魄的军户子弟当中选拔;他们有了之前的经验自是不会走眼;加上又由宋焕、张枭等人对新招募的少年进行安置和训练。
就连招募他们的手续也极为顺利,汪轶鸣为此也是投入不少,只要被选上的少年家里直接给发十两安家银或同等价值的粮食和食盐。
至于手续更加简单,有了皇帝的授意,加上负责此事的镇抚使还是自己的原上司赵京和徐志斌,那是要多顺利就有多顺利。
也就三天的时间已有五百多名少年加入了进来。伙食上汪轶鸣也不吝啬,大米饭、鸡蛋、蔬菜配上可乐鸡块,就是为了让这帮小子们的身体快速进入理想的状态;同时也为了自己能收集到更多的玻璃瓶子;所有的事正向着计划的方向稳步的进行。
连着多日都吃可乐鸡块,别的兄弟不知如何,自己也是腻了;再说快乐水还得留着自己慢慢喝呢;就这么用,是真的有些浪费。索性就把可乐鸡块换成了做啤酒鸭;这样依然可以收集到不少玻璃瓶。
一晃又是五六日过去了,招募之事还在继续,而需要变现的货物已经被李俊和他所联系到的徽商们一扫而空。
“兄弟,痛快!痛快啊!”连续多日忙的不亦乐乎的李俊满心欢喜的频频向汪轶鸣竖起大拇指;
“这次可真是帮了愚兄大忙了;愚兄可是赚的盆满钵满啊!”
“哈哈…我之前还担心此事会让俊哥陷入难以周转的境地;看来是兄弟我小瞧兄长的手段了。”汪轶鸣一副钦佩的神情向着李俊拱手行了一礼;
“兄弟说的哪里话?这买卖经营自是我等商贾擅长之事;不算什么,不算什么,兄弟过誉了。哈哈哈…”李俊一脸喜悦的连连摆手说道。
“这次应是俊哥帮了兄弟大忙才对。”
“兄弟太客气了;日后再有此等机会,可千万别忘了愚兄我啊。”
“哈哈哈…此事放心,要是还有这等机会,我不找俊哥还能找谁?”
二人相视一眼,又是哈哈大笑起来。
“最近太忙,兄弟我也是尽力了;这新款的琉璃瓶只出了一百五十来个;兄长切莫嫌少啊。”汪轶鸣指了指被李山用木箱搬出来的新玻璃瓶,道;
“你看,兄弟你又见外了;这事何必那么急,如此到让人以为愚兄催着兄弟平账似的。”
嘴上虽这么说,可身体非常诚实的李俊已经移步上前;满脸欢喜的拿起一个个玻璃瓶子验看起来。
“呵呵…话可不能这么说,兄长信的过我,说三日就三日便将四千万文铜钱给兄弟凑齐了;而且还是在如此大量交易进行的同时;银两上兄弟能力实力有限,也只能东拼西凑的尽力而为了。”
“兄弟,你真不用着急,我李俊还能信不过兄弟你?对于我等商贾来讲,这数额又不是很大,就是全数送与兄弟你又如何?再说你还帮着我李家解了围,度过了这么大的一个难关,又让愚兄赚了如此大的一笔,几万两银子的事,何必呢?要我说,这剩余的也就一万多两了;就此作罢得了。”
“不不不…俊哥,这确实不可,咱们这买卖可还要长久的做下去;你再这样兄弟以后如何还好意思再和俊哥将这买卖继续做下去了?此事就不要再如此说了;只是还要麻烦俊哥每次能按交货量的一成价格给我兑付现银就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