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恩看着眼前突然举动莫名其妙的汪轶鸣,脑门儿上也是一连串的问号,心情也是莫名的复杂;至于这样子吗?虚不虚?假不假?还特么咱家辛苦了?咱家吃过的苦多了去了,这算个逑?酸不溜秋的,真膈应人。
“咳咳…那个什么…汪千户啊,您昨个答应给皇爷的那五百支燧发枪可准备好了?”
“哦,圣上的那五百支燧发枪已经准备好了;就在库房里。”
“老王,你带人跟我去库房里搬吧。”
“好,汪千户请。”
王承恩也不客套墨迹,随即伸手做了个请头前带路的姿势;
“请,老王。”
汪轶鸣也是客气的抱拳一伸手道,随后王承恩便带着几十个小太监和禁军就跟着汪轶鸣朝存放燧发枪的库房而去。
库房里,一个个摆放整齐的大箱子,足有三十来个;
打开一一检查,清算数目;
“嗯,如此,汪千户,数目无误;咱家这便叫人运走了。”
王承恩说罢,朝后一挥衣袖,身后那几十人的太监和禁军便开始鱼贯进入库房,搬起一个个装满燧发枪的大箱子朝停在校场的车马上搬去。
“原材料运完了,要是还缺,明个咱家跟着皇爷来时,汪千户再告知咱家即可;或是让马泉转达也可以。”
“嗯,好;呃…对了,老王,你跟圣上明日何时来?”
看着这家伙摆着架势就要告辞离开,汪轶鸣忙追问道;
“嗯,这个不好说,估计多半也就是今儿这个时辰来吧。”
见王承恩着急回去向崇祯复命,汪轶鸣也没再和其再多废话客套;
对方告辞离开后;汪轶鸣便开始将王承恩送来的原料收进系统加工厂内;
之前的两千支燧发枪已经将工艺水平提高了二十年,但是对于汪轶鸣来讲这提高二十年的工艺水平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作用,只是在增加生产速度上确实有了少许提高;不过这次崇祯一下定了三万支,那就是提高了三百年的工艺水平,这也算是给汪轶鸣助力了一把。
按照年代时间计算,只要原材料充足齐全,自己系统里现有的物品绝大部份种类都能通过这个加工生产厂功能进行自由生产制造了;
那时弹药储备问题估计都可以自己解决;
现在系统的奖励的枪械着实不少,可也是五花八门什么型号都有,以至于看似弹药堆积如山,却是各个难以持久使用,即便相互通用的也不多。
这个问题汪轶鸣相信后边总有办法解决,目前的受限也只是暂时的;
这次崇祯定的三万支燧发枪,汪轶鸣相信很快便会生产完毕,可是汪轶鸣也不能一次性就交给崇祯,只能分批;
不过先给的也一定是燧发短枪,因为成本较低,省材料也省钱;至于燧发长枪,也是要给的,毕竟自己很快是要给手下那帮半大小子们进行装备的,如此那自是瞒不了人。
对了,还得要给崇祯几把枪玩玩;那就得好好筛选一下;
汪轶鸣做了决定,既然是给崇祯防身,就是给他玩玩的,不用给很好的,差不多就行了;
如此一想,汪轶鸣心中便有数了;
三把南部十四王八盒子手枪,苏制M1895转轮手枪两把,雷明顿双管霰弹短枪和M1897杠杆式霰弹枪各两把;
南部十四小日子的王八盒子说真的汪轶鸣全都给出去一点儿也不心疼,和别的手枪比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要不是之前没得选,又和百式冲锋枪弹药通用,自己真不稀的用,连保留收藏的价值都没有;
而被誉为七巧音的苏制M1895式转轮手枪,多少还有些收藏价值,索性留了两把;而两款霰弹枪汪轶鸣拿出一半,留了一半,那就够了;
至于弹药,意思意思得了,管够是不可能的。
有这四款也差不多了,至于其他,以后看情况再说吧。
原本以为黄应祖等兄弟们会带着大队明日晌午之后才会回来,可不曾想今日赶在京城城门关闭前便赶了回来。
“鸣子,这次首级可是卖了不少银子,兄弟们都乐坏了!”
“好!银子明日便按着账本全部分发下去;给那帮小子们一人也各发个五两。”汪轶鸣翻看着账本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次没参加战斗的兄弟也都发个二十两。”
虽然首级没全卖,留了不少,用于给一些兄弟和那帮半大小子们报功;而且不少被枪弹和榴弹打死的鞑子,如今也就剩兵器、甲胄、军牌和一个个留着金钱鼠尾的脑袋了,很大一部分根本分不清是谁干掉的,虽然大家都知道汪轶鸣干掉的最多,可这次大家都用了现代枪械,自然也都不能分的很清楚了;于是,汪轶鸣特意交代过郑鹏,有些实在无法确认的就留在内部的公账上,卖得的银子也好给其他兄弟们分分,同样也包括那一帮半大小子们。
而且这次,缴获的马匹太多,千户卫所里根本用不完,也用不到这么多;于是黄应祖和郑鹏自行做主,也卖给了那些购买首级的勋贵、将领们不少,大概得有两千多匹,收获自然也是更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