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余没完成的所谓第一章的任务已经不到六个了;然而最后一个任务是什么自己还都没顾上去查看。
“任务五十二、斩杀或抓获叛将耿仲明;
任务五十七、斩杀或抓获叛将孔有德;
任务五十八、斩杀后金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
任务六十、斩杀或抓获登莱兵变叛军五大渠魁(完成2);”
登莱叛军五大渠魁?
汪轶鸣见此也是有些懵逼;什么五大渠魁?五个里面自己还完成了两个;是哪两个?李九成?陈有时?
另外三个又会是谁?如果李九成、陈有时算的话,那孔有德和耿仲明也应该是这五个渠魁中的两个;若是对了,那还剩下一个又会是谁?
搞不懂,但,必须搞清楚;不然如何完成这任务?要是有机会,无论是谁,必须拿下,不然错过就麻烦了。
此事汪轶鸣也只得去请教崇祯;
经崇祯讲述后,汪轶鸣才明白过来;果然这五大渠魁里不但有李九成、陈有时,同时也有孔有德和耿仲明;
至于最后一个则是毛承禄;
这所谓的祸乱登莱叛军五大渠魁指的就是五个叛军核心指挥将领。
如此,没想到自己后续任务里虽都是斩杀任务,除了一个济尔哈朗是后金的以外,全是围绕着叛军五大头目而去的;
自己顺手干掉的李九成和陈有时竟也在其中;而毛承禄是在询问了崇祯之后才获知的。
至于为何任务里将孔有德和耿仲明各单独列出来分别作为一个任务,甚至尚可喜这个都不是五大渠魁之一也都单独作为一个任务,而其余三人则被归到一起,汪轶鸣就有点儿闹不明白了;
莫非另有含义?或许耿仲明、孔有德和尚可喜相比较这三人更加出名?这也不是完全说的通。
想不通,汪轶鸣也懒得再去费这个脑子琢磨;既然已经知道了,剩下的就是把这些个黑名单上的家伙全都干掉即可。
四只快艇其中两只加装了九二式重机枪用于突击掩护;另外两只汪轶鸣打算配备使用火箭筒和手榴弹,用来毁船。
经过三四个小时的练习,宋焕、雷虎、王吉、刘启远、杜猛几人都已经可以比较熟练灵活的驾驶快艇了;
现在驾船的人已经足够,汪轶鸣便开始安排驾艇偷袭的人员分配;
可万万不曾想到,崇祯却极力要求同去;
这样不计风险的举动,却让汪轶鸣没有预料到;
可是无论众人如何劝说,崇祯则是不容置疑,就是一句“朕意已决”,表明了非去不可的态度。
汪轶鸣也是无奈,本想多劝两句,让其呆在炮艇上,自己就没了后顾之忧;却被对方一番曾与汪轶鸣等人夜闯晋商会馆,击杀大批后金建奴都未出事的举例说明给堵了回来。
可那时汪轶鸣只当他是个有勋贵背景的京官而已;现在知道了他是皇帝,那又怎么能一样呢。
可是事到如今,汪轶鸣也知劝不动,只能安排让其尽量离的自己近一些,有足够的人手能护在其左右;
临行前,汪轶鸣把四件防刺背心都匀了出来,给崇祯、王承恩、方正化、还有鲁四全都穿上;
并且让宋焕、张枭水性较好的二人和自己与他们四人同一条快艇上贴身护卫;
再由杜猛、王吉带着章豪等四人乘坐另一条快艇伴随,以防万一;
按照六人一只快艇的标准,刘启远驾驶的快艇,搭乘李山、郭海、陆兴、史憧、茅冲;
而最后一只快艇则是雷虎驾船,搭载着黄峰楼、丁佳、灵猴儿、和王斌、王强兄弟俩。
其中汪轶鸣和刘启远驾驶的快艇分别架设了九二式重机枪。
水城是登莱地区非常完善的海防水港要塞;在蓬莱阁下方依山傍水沿着丹崖山山脊修建了如同城墙一般三四丈高的砖石夯土防卫用的海墙;在东段还有一段沿着防波堤延伸出的海墙和炮台,可与西段等处海墙炮台相互呼应,形成交叉火力;
两段突出防卫的海墙防卫交叉处自是海门,可供大型战船驶入水城;但,驶入的同时却全程暴露在两侧海墙和炮台居高临下的监视和火力覆盖中;
总体来说,此地对海防是十分的重视,但相比于此,陆防就差上的不是一星半点了;吴桥兵变时,叛军就是从其南面的振扬门攻入水城的。
可现在从南陆路攻取水城的事汪轶鸣是顾不上的,这是朱大典,金国奇和高起潜负责的事;
汪轶鸣的目的可是来毁船的。
叛军此次准备的水师战船和其他的海船定是极多,除了在海门和海墙里的水师水寨中,东段防波堤的一侧岸滩处也停靠了不少。
海门里的战船无法并列驶出,这也是因出于海防的需要,进出只能一条船一条船的来。
当然,停在防波堤附近的只是一小半,大多数还是停在水城里面的;这也存在一个隐患,那便是一旦有一条足够大的船在此搁浅或沉没,里面所有的船都出不去了,外面的也更难进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