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小王却依旧想要亲握刀锋,斩敌于前。”
“还望宋国公成全。”
“这.....”
“冯大哥放心。”一旁的傅有德见状,跟着笑道:“殿下有此心,正好对我的脾气。”
“不如让我护卫晋王殿下走一趟,也算让殿下见见血!”
听到傅有德都如此说,冯胜便也没有反对。
而看着朱棡扯下布条,也学着傅有德方才攻城的样子,将长刀紧紧缠绕在手上。
冯胜心中却也多了几分顾虑。
毕竟半年前,朱标分别将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托付给邓愈和他的时候,朱标便曾说过。
不可让朱樉、朱棡二人好勇斗狠。
他和邓愈也只得传授朱樉、朱棡军武谋略。
眼下见朱棡对战场杀敌有着如此浓厚的兴趣,冯胜也有些担心辜负朱标所托。
“宋国公!”
正当冯胜心头犹疑,暗自沉思之时。
邓愈之子邓镇身骑快马,急速朝这边赶来。
“邓家小子?”
“冯伯,我军已拿下倭国山形县,父亲特命晚辈前来,询问冯伯打算暂做休整还是向南继续行军。”
“哦?”冯胜饶有兴致的看向邓镇,沉声问道:“山形县倭人,你右军已彻底铲除?”
“不瞒冯伯,父亲只下令攻城,山形城破后将城中倭人尽数斩首。其城百姓如何处置,便也交给了詹徽率领的新军处置。”
邓镇似是想到了什么,忙继续开口道:“詹徽也托孩儿向您禀告,他们新军料理完山形城后,便会前来岩手城。”
“原来如此!”
冯胜应了一声,看向邓镇道:“转告你父亲,上位之令乃是速克倭国北朝。”
“若攻破城池,派遣斥候回报上位后,继续向南进军。”
“切记!”
“我军将士攻城疲惫,又是长途跋涉。倭人却是以逸待劳。”
“待你军抵达长野城后,当休整三军,再作攻城谋划。”
“晚辈明白!”邓愈拱手,刚准备勒马返回。
却听冯胜继续道:“还有,转告詹徽。”
“岩手-福岛东路诸县,用不着他们新军。新军将士也不需两地辗转,只需跟在你右军身后便是。”
“晚辈记住了。”
不等邓镇离开,冯胜凑到跟前,伸手揽住邓镇的肩膀小声道:“跟咱说实话,秦王殿下在你军中如何?”
“嗯?冯伯是问.....”
“别跟咱装蒜,你爹是如何教导秦王殿下的!”
见冯胜仔细盯着自己,对此事的兴趣俨然已经大过攻占倭人城池。
邓镇轻笑一声,如实答道:“不瞒冯伯,我父将秦王殿下带在身旁,每有将令都是由秦王传示三军。”
“甚至冲锋之时,我父仍率领秦王殿下一同冲杀。”
“那斩首山形城倭人降卒呢?你父可曾让秦王殿下动手?”
“这是自然!”邓镇理所当然道,“不仅秦王殿下,晚辈、允恭、景隆等人都有动手。”
“于我右军之中,我们几人与寻常士卒无异。”
“父亲对我等几人要求也是严格,动辄便需承受军法。”
“这不,景隆就因为攻城之时冲锋太迟,还被罚了二十军棍。曹国公闻言,更是亲自从中军赶来,亲自动手。”
“呵~”
听到这话,冯胜似乎能想到李文忠听到自家儿子冲锋迟滞时,那恨不得钻进地缝的样子。
不过邓愈这样也好,不给朱樉格外关照,让他同勋贵二代一样,为军中寻常兵卒。
如此也不算辜负朱标所托。
“石头!(邓镇小名)”
“若是你父军法太严,你与景隆等人可到伯父左军之中。”
“届时伯父教你们排兵布阵,攻城克敌。”
“毕竟你们几人将来都是统帅一军的将领,别学你爹一样只知冲杀,净是些武夫做派。”
听到这话,邓镇笑笑没有表态。
待翻身上马后,邓镇这才冲冯胜拱手道:“冯伯所言,晚辈自当转告。”
见冯胜颔首,邓镇这才勒马离开。
与此同时。
收到邓愈、冯胜二人传回来的军报后,老朱简单看了一遍,顺手便递给了身旁的徐达等人。
“蓝小二呢?都两个时辰了,怎么不见他先锋营的军报传回来?”
就在老朱话音落下,蓝玉义子蓝诚快步走入帐内,忙拱手禀道:“太上皇容禀,我先锋营遇敌。父帅正率领先锋营将士与倭人交战。”
“哦?”
不等老朱询问,蓝诚忙继续道:“我军攻打山形、岩手两城,倭人兵卒分别从长野、福岛方向,意图支援。”
“按说我军放火烧林便也能阻断倭兵援军,可谁曾想山形城方向竟也有倭人兵卒前来。”
“如此说来,先锋营岂不是腹背受敌?”仇成眉头一紧,当即出声。
“老侯爷放心,我军虽是腹背受敌,可那些倭人终究不够看。”
“末将离营之前,我军便已大胜,眼下正在处置剩余倭人。”
“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