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对的公平就意味着绝对的不合理。
而合理往往就面临着绝对的不公平。
一时间,朱标还真有些拿不定主意。
和老朱面临洪武四年恩科中榜学子皆为南方学子相同。
朱标在意的,不是高丽、吕宋士子见状,民怨四起,进而生出民变。
朱标在意的,乃是想尽力给这些偏远之地的百姓一份公平。
也算是给大明雄治天下做铺垫。
“暂且统一对待!”
“科举还是要以公平为先,高丽、吕宋的士子统一评定。”
“是。”
听到朱标果然还是坚持科举公平,李景隆等人拱手一拜便也要离开。
而就在李景隆等人即将走出奉天殿时,却听朱标再次出声道。
“高丽、吕宋士子可曾抵京?”
“已然抵京!”李景隆当即回话。
“因高丽、吕宋以及其他诸国距离京城路程遥远,又因我朝并未明定开科日期。”
“所以偏远地方的学子都已进京。”
“毕竟我朝文教鼎盛,天下学子都不愿错过此次机会,所以多半都是半年前便动身启程,眼下也大多抵达京城。”
见朱标0微微颔首并未多言,李景隆几人再次拱手便也退出了谨身殿。
而等几人刚一离开,老朱当即便也站起身子。
“咱回去换衣裳!”
“嗯?”
见朱标略有诧异的看向自己。
老朱神情自在,漫不经心道:“此事你拿不定主意,方才又问高丽、吕宋士子是否抵京。”
“不正是想去看看那些士子,再作决断?”
“既是要出宫,那咱自然要换身衣裳。”
语罢,老朱缓步便朝殿外走去。
而看着老朱离开的背影,朱标总感觉老爷子就好像胸有成竹一般。
对眼下自己面临的问题早有预料,甚至朱标感觉老爷子已然想好了对策。
此时要同自己一起出宫,大有考究自己如何处置的意思。
片刻过后。
老朱同马秀英换好百姓服饰,与同样换好衣服的朱标宫门前会合。
随即几人便也走上马车,径直朝宫外走去。
“爹,京华巷多便宜客栈,入京士子多在那里。”
见太监刘和驾车的方向并非京华巷,朱标当即冲老朱说道。
而老朱闻言却是微微颔首,随意说道:“高丽、吕宋以及其他诸国士子多是初次来我大明。”
“又因他们为的是参与科举,所以国子监前多有远方士子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