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往年,今年粮价已稳定在半数价格上,纵然按照原价那些商贩也有利可图。”
“倘若有人哄抬价格,以祸国论处!”
“是。”
“传令沈三石及京兆府尹陆升,命此二人翻新布衣巷。”
“不需征召民夫,命士子做工,朝廷商会发放饷银。”
“布衣巷翻新之后,来京赶考士子,来我朝贸易之藩商皆可免费住宿。”
“陛下圣明!”
听到朱标如此安排,一旁的老朱忍不住默默点头。
此次学子提前抵京,聚集在野狗街受苦的确是朱标的过失。
不过朱标处置的也属实不错。
征召学子翻新布衣巷,发放饷银,此举的确能解学子贫寒之苦,赚到的饷银能保证这些穷苦学子坚持到科举之时。
朱标没有傻大方命朝廷供给这些穷苦士子的食宿,这点老朱还是十分满意的。
也就在朱标声音落下的同时。
一侧酒楼突然传来一名富家学子高声呼喊。
“那些藩国学子算什么东西,他们拿什么和咱们相提并论!”
“诸位且看好了,陛下或许会因诸国关系垂恩他国士子,准他们中榜及第。”
“可前三甲必是我朝学子。”
“嗯.....”
那学子声音极大,一时间众人纷纷看了过去。
然而和面露不悦的朱标不同。
其他士子闻言却未曾多说什么,甚至有的还频频点头。
见状。
常茂眉头一紧,当即冲朱标拱手低声道:“陛下,是否命臣教训那狂生?”
“不必!”
朱标随意应了一声,便径直走向马车,打算返回皇宫。
看来宾贡科的内情,不少学子都是知道。
他们甚至知道大明为了颜面,会保证前三甲乃是大明本国的士子。
也正因如此。
今年藩国士子纷纷前来一同参与科举,大明的这些士子非但没有愈发用功,防止自己于考场之上输给他国学子。
反而一个个饮酒宴乐,丝毫不放在心上。
这在朱标看来,大有一种被胁迫,需要朝廷为他们这些学艺不精的蠢货买单的意思。
“锦衣卫放出风去,今年科举无论生源出处,一视同仁。”
“无论我朝学子,亦或高丽、吕宋二省,还是他国学子。”
“此次同书同试,统一取仕。”
心意已决,朱标同老朱便也没有继续在宫外闲转,径直走向马车,返回皇宫。
而等前行片刻,老朱冷不丁冲朱标说道:“咱们大明的学子,是否有些骄傲过了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