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程顾卿带着徐福气,徐麻子,徐老大,还有徐大伯的儿子徐福荣赶着骡车,载着好几车鸭子到上元县单纯卖鸭子。

至于村里的奇珍异兽上元县销售不出去,就算销售出去,价格也非常低。

经过一天半的时间,到中午的时候来到上元县。

看到守门的两个衙役,程姑打了一声招呼后,就顺利进城了,连进城的货物费都不用收。

有人在衙门干活就是好。

急匆匆地赶到徐秀才租借的小院子,开门的是秀才娘子和许川芎媳妇,看到他们四人以及车上的一大群鸭子,瞪直眼了。

秀才娘子惊讶地问:“婶子,你们是哪里搞来的鸭子,怎么那么多的?”

村里什么时候养鸭子的?

她怎么不知道的?

不过自从过年后回去几天,再也没回徐家村了,这段时间养鸭子也有可能。

但村里粮食都不够吃,不可能养鸭子,就算养,也没可能养得那么大。

每只3-4斤重左右,不可能那么快养大的。

许川芎媳妇也非常好奇地问:“婶子,这些鸭子是不是捡到的吗?”

养不可能,买不可能,那只能是捡到的。

可捡到也不可能啊,哪里那么多鸭子可捡。

莫非是偷的?许川芎媳妇可不敢说偷。

程顾卿把车赶到院子,放下一笼又一笼的野鸭,又拿出另一个小笼子说:“这些野鸡野鸭留给你们吃,慢慢吃。”

徐秀才媳妇看到小笼子的野鸡野鸭,说小,其实也不小,多达20只以上。

都留着给他们吃,这也太多了吧,这些可要卖钱的。

程顾卿又继续说:“这些野鸡野鸭是俺到蟠龙山捉到的,蟠龙山这么多年没人进山,所以很多野物可捉。俺们在村里吃了好些了。”

许川芎媳妇瞪大眼睛,惊讶地问:“婶子,你竟然敢到蟠龙山打猎,那可危险的了。”

许川芎媳妇就听蟠龙村的人说蟠龙山的各种传说,其中一条就是多猛兽。

程顾卿一个人进山打猎,那可多危险啊。不能为了吃就丢性命的。

徐秀才媳妇附和道:“婶子,你还是不要进山去打猎,太危险了,小心使得万能船,咱们好不容易逃难到此,不能去危险的蟠龙山。”

程顾卿摆了摆手说:“我知道,我看着办的了。你们放心,俺的命俺还是很珍惜的,俺没有把握是不进山的。”

把野鸡一笼一笼地放下,幸好徐老头,徐斗头等一众老家伙的手艺好,编织的鸡笼质量不错,走了一天半还完整如初。

得叫他们编织多些出来,以后养鸡养鸭都需要用上的。

徐老大傻呵呵地问:“阿娘,俺们怎么卖野鸭啊?”

这次出来,把村里2000只的野鸭都带上来了,试图把所有的野鸭都卖了换铜板。

程顾卿看着一堆野鸭,心也烦。

幸好村长听劝,留下200只野鸡在村里慢慢吃,只带上野鸭过来。

不过200只对2000只,聊胜于无。

徐麻子看了看一堆的野鸭,苦恼地说:“俺们到集市卖吧,能卖一只是一只。”

除了这个法子外,没有其他办法了。

方圆百里,就上元县一个县城,再远就要到杨江府了,再远就要到章小秀才的仙源县了。

这两个地方都好远。

哎,当初选择上元县是失策,应该选在在杨江府附近。

但选择杨江府,未必有一大块地方能容耐徐家村,而且没有蟠龙山,程顾卿想打猎也没办法去打猎。

货郎徐福气建议道:“不如俺们问问酒楼要不要?”

黄山子等人来上元县的途中,经过蟠龙镇,程顾卿到镇里的“愉悦客栈”问老熟人刘掌柜要不要鸭子,只不过镇子的消费力有限,刘掌柜只要了10只野鸭,再多也要不了。

徐家村大失所望,10只对于2000只来说九牛一毛。

秉承着能卖掉一只是一只的原则,程顾卿还的卖掉了10只,并且还送了一只野鸭子搭人情。

幸好鸭子只浪费人力不用铜板捉来的,如果自己养,肯定心疼。

程顾卿点了点头说:“行,先到酒楼问问,能卖多少只就多少只。”

程顾卿决定采取按只卖,不是按重量卖。

村里的老人早就把鸭子分门别类。

3斤的一堆,4斤的一堆,5斤的一堆。

至于太轻或者太重的也一堆。重量不同,价格自然不同。

程顾卿打算明天到集市卖,一地的鸭子,任由百姓选,看中哪里选哪个,然后给钱就行。

不再用称一只一只那样称重。太麻烦了。

大家看了看天色,尚早,还未到日落的时辰。

程顾卿领着徐大伯的儿子徐福荣去酒楼推销,货郎徐福气领着徐老大去推销。

大家分工合作,以最快的速度卖野鸭。

上元县不算大,跟前世的乡镇差不多。几条街道干干净净,看得出姜大人非常用心的治理。

不过这次来上元县,发现人流多了,酒楼也开了两三间新的。

不要问为什么知道,看那装修就知道刚开不久。

程顾卿带头,徐福平在后面推着野鸭。

现在程顾卿脸皮变厚了,在大城市杨江府推销过后,整个人升华了,进别人的店铺问要不要货,易如反掌。

所以程顾卿想也不想地走到客栈,

随后问正在看账目的不知道账房还是掌柜:“你好,要不要野鸭,我们在山上捉的,无比鲜美的野味。”

看账本的中年男人错愕地看着程顾卿,本能地说:“不要!”

程顾卿无语了,货都没看,怎么就说不要呢?

这么快放弃,不是程顾卿的本性。

一不说二不休,程顾卿干脆拉起中年男人走出客栈,看看徐福平推车上的野鸭,再次问:“你看看你俺捉的野鸭,只只肥美无比,正适合做鸭子煲的。”

非常殷切地看着中年男人。

中年男人愣住了,怎么就被眼前的这个五大三粗,一开口就知道是女人的人拎了出来的?

他可好端端在柜台看账的。

程顾卿皱着眉头问:“掌柜贵姓啊?”

夏掌柜本能地说一句:“鄙人姓夏。”

程顾卿听到他直接说姓,证明真的是掌柜,不是账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