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刘碧身穿金黄衮服,大踏步走到了南城门的港口处。
在这里,三万士卒整装待发。
第一军的关羽,第二军的黄忠,第七军的太史慈都是神色激动地站在队伍最前方等待刘碧的检阅。
刘碧刚刚出现,三人率先带头跪倒在地“参见陛下,陛下万岁~!”
刘碧笑着上前把三位将军扶起“三位将军,为我大汉开疆拓土的事情,就麻烦你们了。
到了东瀛以后,多听三位军师的意见。”
“必不负所托!”
三人齐齐大喝。
刘碧看着三人的精气神,不由地满意点点头。
回头看了一旁侍立着的一群人,对着领头的一人说道“表弟,检查过了吗?”
刘晔从众人之中领衔而出,对着刘碧躬身一拜说道“陛下尽可放心,此次航行绝无问题。”
说着,看了一眼身后的少年笑道“而且,我们的马司马可是又为大家伙装备了不少好东西。”(此处司马为军中司马,为从五品官职,只是刘碧为了奖赏马钧所用。
在刘晔口中说出来,除了欣赏以外,还有一种善意的调侃在里面。)
刘碧闻言来了兴趣,看向刘晔身后的少年笑道“哦?马钧,你说说,又加了什么好东西。”
马钧一开口,就有些结巴“就,就是,陛,陛下,之,之前给,臣,臣下的,那个,连,连弩。”
刘碧笑着拍了拍马钧的肩膀“干得好!”
(马钧(生卒年不详),字德衡,三国时期曹魏发明家。
扶风(今陕西省兴平市)人,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最负盛名的机械发明家之一。
马钧年幼时家境贫寒,自己又有口吃的毛病,所以不擅言谈但却精于巧思,后来在魏国担任给事中的官职。
马钧最突出的表现有还原指南车;改进当时操作笨重的织绫机;发明一种由低处向高地引水的龙骨水车;制作出一种轮转式发石机,能连续发射石块,远至数百步;把木制原动轮装于木偶下面,叫做“水转百戏图”。
此后,马钧还改制了诸葛连弩,对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