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老赵从二十出头到现在四十岁,二十年的时光,坚守着这庄子,这宅子,肩膀上扛起了原本是属于一家之主该扛的担子,抚养幼主,直至幼主长成,能够挑起重担,他才稍微放松一些,喘口气。

后来去长安城的宅子,算是享了两年的福。

如今看来,福气真是在后头呢。

自打那次抢水打架,郎君受伤醒过来之后,就已经成长为一个合格的一家之主了。

当看到郎君光彩熠熠的身着王服,认祖归宗之后,老赵心里的重担,当真是卸了下来。

他没有辜负夫人的嘱托,将郎君养大成人,亲眼看着郎君到今日。

就算是现在闭上眼了,他也安心了。

跟在老赵身后的人听过这些事情之后,心中无不感叹。

赵管家当真是忠义无双,真男人。

“泾阳王府日子越过越好,我啊,还要跟在郎君身边,帮着郎君,做更多的事情,为郎君分忧,能在泾阳王府做管家,是我这辈子,最幸运的事。”

在老赵看来,郎君心善,仁义,对他们这些下人是没的说,满长安城也挑不出这么好的主家了。

人呐,知足才能常乐。

老赵领着这些人子啊庄子上转悠了一圈,当然,也并非是只溜达,来到了村子里之后,见到人,老赵也跟他们打招呼,告知他们这是刚刚从长安城来的,往后也要在庄子上做事,大家相互之间熟悉熟悉,往后见了面,打个招呼也知道谁是谁。

庄子里便是这样的,一出门,都认得。

莫要说是人了,便是狗上街,都知道是谁家养的。

“郎君说要过端阳节包粽子,这事儿你们都知道了吗?”老赵跟乡亲们问道。

“知道的,方才里正才召集了人,说起了这事,赵管家,那这活儿,啥时候开始呢?”

“很快的,等我带着他们先转完了,然后就马上准备地方,准备材料,到时候着人到村子里吆喝一声。”老赵笑着说道。

“成,那就等您的信儿了。”村子里的人也笑着回应。

他们跟老赵之间的熟悉程度,比张焕和老周更甚。

毕竟是在庄子上生活了将近二十年的人,大家低头不见抬头见的。

老赵去了长安城,今日再回到庄子上。

对于村子里的人来说,就仿佛自家亲戚,远走他乡一段时间后,再回到家乡一样,一如既往。

老赵带着他们转悠着转悠着,远远的就看到了正在动工的新宅子。

“那里是将来主家的新宅子。”老赵脸上洋溢着笑容:“去年就开始建造了,新宅子大得很,肯定比老宅子要好啊。”

说这话的时候,老赵的眼里也洋溢着高兴的神色。

别说搁在以前,便是搁在三年前,眼前的景象,都是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谁能想到有一天,整个庄子都会大变样呢?

变得越来越好,家里日子越来越富裕。

不仅仅是他们宅子里的人如此,整个庄子上的人,都是如此,都会过上吃穿不愁的好日子。

继续往别的方向走,肉眼可见的很多人在忙活。

“那边应该就是郎君所说的,新的学院了。”老赵兴奋的说道:“这么大的一个学院,将来会招收很多很多的学生,不仅仅是培养他们读书,还有做别的事情,专门教导他们,除了书院,能用得着他们的地方,可多着呢。

算数学的精的,就去工坊做账房先生,会管人的,就去做掌柜的,读书读的拔尖的,但是其他方面平庸的,也有机会留在学院里做下一代的教书先生。

若是真有才能的,将来进入朝堂,也未尝不可。

宅子起初缺少人啊,尤其是能独立出去做事的人才,太少了。”

“郎君让我找你们这样的人,识文断字,让你们来到庄子上,打的就是要从头培养你们的主意,让你们学好了本事,将来在某个地方,某个位置,能做出点样子来。

人活也要活出个人样子来。”

几人听着老赵的话,心中认同,同时,心里也被激起了无限的斗志。

主君说的对,机会已经摆在眼前了,能否抓住,还是要看自己。

一定要抓住这个机会!

这泾阳县的庄子,当真是与别处不同的!

主君也是与别的主君不同的。

这是他们的运气!

老赵又领着他们往工坊区那边走。

“那边就是庄子上的工坊区,庄子上的作坊都在这儿,现在作坊的数量还不多......”

几人看着那一大片的建筑,看上去比民房都要美观漂亮。

那是作坊?

作坊数量不多?

那么多屋子,院子......

赵管家他在说什么啊?

“赵管家,那么多房子......”

“别看那里有那么多房子,实际上,作坊就只有四个。”老赵笑道:“不管是这边庄子上的人,还是周围的村子里,都想着能进作坊里干活呢,每个月,发的工钱也不少,只是,作坊里不是什么人都收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