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仙侠 > 逍遥仗剑行 > 第205章 地下神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小白的欢呼雀跃相比,他几乎是强压着内心那份想要吐槽的冲动,几乎咬碎一口银牙,才摆出一副平静的样子,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真厉害小白,话说这个找路方法你从哪里学的?”

“书里学的呀!”小白自然觉察出了秦萧情绪的变化,但她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才是让他情绪如此波动的罪魁祸首。可即便如此,她仍然关切地走到他身边,细细感知着他内心的变化。

直到反复确认无误,她才摆出一副理所应当的样子,很是天真烂漫地回答了这个问题:“以前学字的时候读了很多故事书,里面就有扔树枝找人找路的方法,小哥你不知道?”

故事里学的!?她说她是照着故事学的!可那不是童话吗?!那是童话啊喂!

莫秦萧的世界观,因为这么一件小事,濒临崩溃。

倒不是这件事有多么匪夷所思,主要是看小白那副样子就知道,她肯定是不止一次这么干了。既然她敢干,那就证明有用,而且看样子还没失败过。你要说她学的什么法术也就算了,可她是从童话故事里学的呀!虚构的呀那都是!

秦萧知道,自己不能再在这个问题上深究下去了,不然他所剩的那点世界观一定会被小白再次击碎的。于是又在做了好几次深呼吸后,他终于平复了心情,走在小白前面,为其开路,走入了这座半埋入地下的庙宇。

只有走近才能发现,这淮江娘娘庙的设计真的很奇怪。与其说它是一座庙宇,不如说它是一间地宫。石门连接的石梯向地下延伸着,凭借修士的眼力两人依旧不能看见尽头。

而且如果秦萧没有记错,发现石门的地方离淮水并不远。从这个石梯的长度以及深度来预判,这个所谓的淮江娘娘庙的主体很有可能在淮水底下。

向下的阶梯好像在无休止地蔓延,但整座地宫并不昏暗,两侧有烛台,头顶也有灯笼,一路上走来完全算得上一句灯火通明。但奇怪的是,无论是烛台还是灯笼,似乎烧的都不是烛油。

小白刻意飞上去看了一眼,那火就好像是凭空燃烧起来的一样,仅有一根灯芯做支撑。无论是风也好还是水也罢,那摇曳的烛火就是不会熄灭。

更有意思的是,这火甚至称不上是火,因为它不烫人。它只会发光,然后照亮道路,仅此而已。

除去烛火本身很奇妙外,更有意思的应该是灯笼和烛台的样式。秦萧没有研究过金石考古,但他至少看得出来越是往后,两者的样式就越是古老。起初的那些他还能叫得上名字,但现在他连制作工艺与材料都分辨不出来。

小白在和烛火较劲的时候,秦萧也没有闲着,一路上他都有意留心四周,甚至出于谨慎还记下了行走过的台阶数量。他也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东西。

石梯和四周的石墙看起来年代都很久远了,上面被刻上了不少文字,诸如“某某某到此一游”、“某某和某某永结同心”之类的。越是往下文字越是古老,甚至已经出现四代人皇时期的文字了。

不过从侧面也能反应出来,各个年代的人素质都相差不多。还有,情侣之间示爱的方式也没什么变化。

也就是说,这座庙难不成在四代人皇时期就有了吗?那得有几万年了呀。

这样想着,秦萧的目光转向了脚底下。寺庙常见的壁画、石刻之类的这里也是有的。不过内容都很简单——“淮”“江”“白”“鱀”四个字依次循环,刻印在石梯之上。同样也是越往下文字越古老。

不过仅仅只是这四个字,就能说明很多事情了。就比如淮江娘娘的真实身份,已经跃然于眼前了

想到这儿,秦萧抬头看了一眼正与烛火玩得不亦乐乎的小白,眼神中的担忧是无论如何也伪装不了的。

至于其他有用的信息,秦萧只在石壁上发现了很多小鱼状的石砖画,形状并不统一,但至少能辨认出画的都是同一种东西,结合淮江娘娘的身份不难猜出这应该是白鱀。

一路上走过来,他至少看见了千条白鱀画,从工艺稚嫩到娴熟,依次在他面前展示着。从最初的石刻,到中间的石砖画,再到现在看见的壁画,它好像一幅有关绘画方式的历史,在讲述着古人是如何作画的。

可惜秦萧对于绘画的造诣并不深,实在是理解不了眼前这和儿童涂鸦相差无几的石刻到底有什么意义,只是草草浏览了事。倘若芥弥在这此,一定能看出其中暗藏的端倪——有关白鱀的秘密。

小白和烛火较劲输了,她灭不了它们,倍感挫败的她只能憋着一口气,鼓着腮帮子跟在秦萧身边,气呼呼地继续向下。一颗小石子成了她泄愤的对象,被踢得四处乱弹。头顶的烛火摇曳,为越发幽深的石梯增添了几分恐惧的氛围。

当脚下的文字固定在四代人皇时期的官文,再无变化后,石梯的延伸也到了尽头。没有预料中的神秘,也没有想象中的庄严肃穆,伫立于两人眼前的只是一座白玉塑像。只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