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33言情!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33言情 > 古言 > 重生后只想给我爹升官 > 第191章 择得良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萧慕大惊,霎时便出了一身冷汗。

“启禀父皇,儿臣那日是吃醉了酒,并无其他不适,不知道薛尚书为何胡言乱语。”

他语气算不上好,可薛谦紧咬不放,“陛下,臣怀疑有人暗中谋害陈王殿下以及六皇子,倘若不抓出来,臣心难安啊!”

此时,萧遇终于出列了。

“父皇,二哥是在我府上出事的,儿子原本也以为只是醉酒,可方才听了薛尚书的话,深感后怕。可儿臣并未下药,请求父皇彻查此事,还儿臣清白!”

皇帝的目光从薛谦脸上移到萧遇脸上,倒看不出悲喜,此事牵扯甚多,但可大小,说到底也是皇帝的家事,就看皇帝如何裁决了。

皇帝犹疑许久,“薛尚书,那你觉得派谁去查合适呢?”

“此事涉及两位皇子,臣以为可让大理寺来查此案。”

这时,一直不曾开口的陈皋倒是出列了。

“陛下,臣以为此事虽涉及皇子,但案情简单,交由刑部更合适!”

薛谦看了一眼萧遇,得到示意,没再反驳。

皇帝冷哼一声,点了萧遇。

“梁王,你认为呢?”

萧遇知道此事皇帝必然会怪到他头上,可事已至此,再无回头路。

“父皇,儿臣认为谁查案不重要,只要能查出此事原委,还二哥和儿臣…”

他顿了顿,继续道:“还有六弟的清白便可。”

皇帝听罢,深深看了萧遇一眼,松了口,“此事便交给刑部,月底前我要看见案情的折子。”

萧慕心想幸好是交给刑部,倘若真是大理寺来查,恐生变故,他总算松了口气,可一抬头就见皇帝正盯着他,那口气又提了起来,看来,父皇是真怀疑他了。

早朝后,萧慕便急急找上自己的舅舅陈皋。

“舅舅,你得给何闻好好说说此事,万不能真查出来,走个过场就行了。”

陈皋皱着眉,看着一脸焦急的萧慕,反而不接话。

“舅舅?”

陈皋看他一眼,有些无奈,叹了口气。

“殿下,事到如今这案子必须得查了。”

“啊?可这,本就是…”

“不仅得查,还得仔细查,查出背后的人来!”

“舅舅,你明明知道是我安排的人下的药,这如何能查?难道你要把你亲外甥交出去么?”

陈皋捏捏眉心,他当然知道症结所在,可皇帝很明显是要放六皇子出来了,不信就好好看看,不管梁王府上的药是谁下的,总说不可能是梁王,最后都会查到宫里去。

“殿下也别急,陛下松口让刑部来查此案,便是已经站在殿下这边了。”

萧慕自然知道,所以他想的就是查不出来,或者随便找个人顶罪。

“但殿下,倘若此次刑部查出的让陛下不满意,那么刑部也完了。”

陈皋猜的不错,上午在朝堂上皇帝让刑部查案,下午就宣了大理寺卿入宫,倒也没瞒着,只是没传出来议事的内容。

这下,刑部犹如火石落脚,不得不卯足了劲儿清查此案了。

也就在这两日,御膳房那边传来了消息。

谢宁入宫这些日子,倒是收买了几个各宫的宫女太监,因此宗人府那边的膳食一出了问题,就过了半日谢宁就接到了消息。

“你是说,和小盆子一道送膳的那个这两日正好摔了一跤,顶替他的太监在送膳途中故意支开小盆子,偷偷往膳食里下药?”

来报消息的是皇后给她名单上的御膳房一个宫女,她的话应该不会有假,看来是前朝在查案,有人忍不住了。

“菜留下了吗?”

“有的,我还带来了。小盆子怕这膳送到宗人府去,只能在路上装作不小心摔了,重新回去换了一份,但两人因没护住膳食,都被罚了顿打。”

谢宁点点头,这小盆子倒算忠心,这样一来,下药的人也暂时下不了了,御膳房重新安排了人。

谢宁将饭菜各样选了一点,托人送出宫去验一验,倒不是她不信任萧织,她担心的是萧织也多半是被人盯着的,所以不放心。

第二日傍晚,查验的结果才传来,谢宁烧掉了信,眉目一片冷凝。

那药不简单,是来自西域的奇毒,吃了会让人失去神志,状态疯癫且不知疲倦,心脉五脏受损,再难挽回。

刘锜在信里说几月前京城一个富户家里的正妻,因不满丈夫宠爱小妾,一气之下给丈夫下了这毒,以为这毒不会害人性命就当给个教训,谁知丈夫吃了这毒,不眠不休、不知昼夜、屋里乱窜、床上不节,妻子和小妾以为天神降临,甚至还享受了两日,谁知丈夫第三日便心神陡然萎靡,几刻钟后就断了气,实在令人咋舌。

刘锜在信最后说,这毒用银针测不出来,其实应当不算毒,算是一种让脑子极度亢奋但副作用极大的药!

谢宁深吸一口气,萧慕这个人,真是一条毒蛇啊!

那一次下毒不成,他肯定会再找机会,谢宁算着时间,月底不过几日了,刑部那边必然会交人出来,案子一查清萧宴应该就要放出来,说起来也就这几天,她只要让人一直盯着御膳房和送膳那一路便可……

可突然,谢宁想起陈锋。

他翻出记录的宗人府守卫时日,发现月底前一日,恰好是陈锋值守宗人府。

与此同时,朝堂上也传来了新的消息,匈奴前来求和的使臣已经到京城了。

不仅如此,匈奴那边还来了一位公主,使臣在朝会上表示,要将公主嫁到大齐,以结两国之好,一时朝堂上议论纷纷,目前几位皇子,除了大皇子萧则不日将迎娶谢家女外,另外几位可都没有娶妻,不知道这位匈奴的公主最后花落谁家。

再看几位王爷,忠王萧则不吭声,陈王萧慕看都没看那使臣一眼,梁王萧遇倒是一直保持着笑容,只是没有接使臣的话,这下倒有些尴尬起来。

礼部尚书周廷玉不得不出来缓和气氛,安抚使臣的情绪,最后大家都等着高位上的人发话。

那使臣见状便笑道:“我们塔塔公主乃是我王挚爱明珠,我王临行前特地嘱托我,若公主择得良婿,将入乡随俗,以宝马千匹、羊毛毯千张、明珠、玛瑙千斤为嫁妆。”

这话一出,倒让知情的人倒吸一口气,明珠玛瑙倒罢了,主要是那一千匹匈奴马,那可是千金难买啊!

“贵国的诚意我们已经看到了,至于贵国公主的婚事,使臣不妨在我朝多待几日,也让公主与我的几个儿子熟悉熟悉,相信公主自会择得良婿。”